多学科协作,可视喉镜+十二指肠镜拉回悬崖边的老人
患者血氧站不住了---一声警报拉紧了在场所有医护人员的神经。88岁老年女性,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之诊断入院,高热40.3度,血压70/50mmHg。ERCP小组集体讨论后,贺继东副组长决定为患者急诊行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解除胆道梗阻,由于老人基础病多,肺功能极差,意识差,无法配合手术,手术风险极大,组内讨论后决定请西安医院孙昊教授团队协助手术,杨雪教授接到邀请消息后不辞辛苦第一时间从西安奔赴我院。同时在麻醉科陈治富主任全程指导不插管全麻下为患者行ERCP手术治疗。在贺继东主任的协调下,手术开始了。可刚刚麻醉,警报就拉响了。
大家马上都紧张起来,但抢救工作并未停止---面罩吸氧,抬起患者下颌,开放气道,升高供氧量,虽然情况紧急,但抢救工作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慢慢患者的血氧从20%提高到了95%以上。杨雪教授在贺继东主任的配合下开始了ERCP手术操作,但谁也没想到,一开始就碰到了困难,患者是困难气道,食管被会厌压闭,多个角度都无法将十二指肠镜进入食道,怎么办,患者血压一直在70/50mmHg左右,不及早解除胆道梗阻,患者随时会出现死亡的风险。贺继东主任临危不乱,急请耳鼻喉科会诊,排除咽喉部肿瘤导致食管开口受压,无法将十二指肠置入食管。在等待刘杰主任会诊的过程中,手术室工作人员也送来了可视喉镜。同时贺继东主任紧急联系介入科医师会诊,若ERCP操作失败,那么马上急诊行经皮经肝脏穿刺胆道(PTCD)治疗。耳鼻喉科刘杰主任不到五分钟就赶到了介入科。同时介入科孙邱主治医师也赶到了介入科ERCP室,做了PTCD评估,为ERCP的失败做出了相应PTCD的应急备用预案。
刘杰主任通过可视喉镜排除了咽喉部肿瘤压迫食道的可能,但由于患者咽喉部的存在着解剖异常,与陈治富主任商量后,陈治富主任提出了在可视喉镜的引导下将十二指肠镜插入食管的建议,这个主意让大家豁然开朗,交口称赞。在刘杰主任的协助下,陈治富主任亲自操作,在可视喉镜的引导下很快就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后食道,虽然工作只完成了一半,但大家欢声雀跃,像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杨雪教授亲自操作,贺继东主任协助,开始了ERCP最关键的插管操作。
在ERCP的操作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低血压,低血量休克,低氧血症等各种并发症,但在陈治富主任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化险为夷,麻醉科冯毅凡主治医师全程穿着沉重的铅衣,站在离射最近的机头下保持着一个姿势抬着患者的下颌,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一直到手术的结束...。在各兄弟科室的帮助下,杨雪教授的ERCP的操作娴熟,顺利插管成功,分别在左右肝管放置了胆道支架,解除了胆道梗阻。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病人我们救回来了。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指由胆道阻塞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胆道感染,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胆道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会导致患者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25%。及时解除胆道梗阻、减压胆管和引流胆道是目前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最有效的手段,即快速胆管引流疏通方能救命。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出现为此类患者带来福音,可及时用最微创、最安全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是目前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的首选方法。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胆胰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陈治富主任认为,这个患者能够成功救治离不开家属对我们团队的信任,所以只有患者家属的不放弃与信任,才可能有患者好的预后,才有给医生冒险的理由,术后患者的满意与家属的感谢,也是医生与其他职业不同,特有的收获与满足,愿患者早期康复。
医院的ERCP小组在西交大一附院孙昊教授团队的指导与帮助下成为我省首家内、外科、麻醉科共同协作的无痛ERCP小组,自创始小组以来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刘益民组长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技术效益。在未来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将希望能与协作科室更加无缝合作,用最微创,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解决广大病患的痛苦,努力将我院ERCP小组打造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团队,最终以更好的质量服务于广大病患。
普外肝胆胰脾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