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就要来了大家的假期都怎么安排不管你是要出远门还是宅在家今天这份假期小贴士可要收好咯
出行必备药品
——Hello,Travel——
出门前,要准备的东西特很多。那么,您知道出远门必备药品有哪些?
(可点大图查看详情)
怎么“吃”才健康
——Hello,Travel——
主食不可忘
粮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它参与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使其完全氧化,减少有毒物的生成,还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因此,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
宁可少一口
过节聚餐常常是很丰盛的,丰盛的菜肴往往使人食欲旺盛而“吃撑”了,造成胃肠的不适甚至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小到“拉肚子”、打嗝腹胀“反酸水”,大到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自我节制。
饮酒会伤身
饮酒应限量,过量的酒精会造成肝脏、大脑、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损伤,可选择清淡饮料代替,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可以饮用白开水或茶。
食品要安全
最好的饭菜是现做现吃,选择新鲜的食品原料制作,马上食用不放置。特别注意的是:不新鲜的熟肉制品和冷荤凉菜千万别食用;冰箱里存放的食品取出后要彻底加热后食用;生吃的蔬菜一定要洗净;加工食品过程中一定坚持生熟分开。
饮食必规律
饮食要注意的就是按时按点,不要因为玩和睡打乱正常的饮食规律,使胃肠不适应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要劳逸结合
假日期间,由于聚会或过度娱乐,会让人身心发生变化,忽视了作息时间及身体状况,容易诱发疾病的活动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病人来说,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合理的休息及平稳的心态很重要。
预防常见消化道疾病
——Hello,Travel——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节日高发疾病之一,俗称“拉肚子”,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点。大多在肚脐周围痛,呈阵发性绞痛,引起排便感觉,排便后腹痛略有减轻。腹泻大多为稀水样便,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一般每日可排便七八次,最多可达十几次。大多患者有肠鸣音亢进,严重病人伴低烧。
预防小贴士:首先,要避免暴饮暴食,少饮酒;其次,不要进食腐败变质的食物,食物隔夜食用前要充分加热;第三,要避免摄入易引发自身过敏的某些食物。
急性胰腺炎
短时间内过量饮酒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刺激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痉挛,若突然增多的胰液来不及排入十二指肠或通向十二指肠的管道受阻,富含胰蛋白酶的胰液便会发生胰腺“自体消化”引起急性胰腺炎。
预防贴士:关键在于不要暴饮暴食,尽量限制酒精摄入量。一旦出现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
食管异物
鱼刺、枣核、瓜子、花生米、硬币等,都有可能“噎”到大人或孩子。体积较大的异物还可暂时停留在咽下部或食管入口部位狭窄处,这就是所谓的食管异物。
预防贴士:1.进食要细嚼慢咽,不要一边说话一边吃东西,尤其是吞咽功能不健全或磨牙不全的老人家。2.应该警惕醉酒状态下更加容易发生误吞误咽,导致食管内进入异物。3.不要放松对小孩特别是幼儿的看护,尤其是体积较小的豆子、花生、硬币等,教育孩子不要将这些东西放在嘴里玩耍。
急性胆囊炎
饮食油腻,摄入过量脂肪和蛋白质,加上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会促使胆汁分泌增多,易引起胆管阻塞,胆囊反射性地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会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如果患有胆囊结石,还可诱发急性胆管炎和胰腺炎。
预防小贴士:有胆囊炎病史的患者,假期期间尤其注意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清淡饮食,不饮酒。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消化系统本身有基础病的老病号,由于饮酒增多、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刺激,容易出现腹痛加剧、呕血、黑便或者便血。出血量大时,可伴随头晕、眼花、乏力的症状。
预防小贴士:饮食规律、睡眠充足、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都非常重要。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无论是呕血、呕吐咖啡样物,还是排黑便,都要及时就诊。
赶紧收藏好这些实用贴士最后,小编在这里先预祝大家国庆节快乐内容来源:消化内科、人民日报、宣传科、图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我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