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狭窄内镜诊治
医院消化科
邹多武教授
邹多武教授首先阐述了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病因,包括良性及恶性。在良性病因中重点介绍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对于PSC与IgG4-SC鉴别,在影像学上,PSC主要表现为胆管的串珠样改变,IgG4-SC表现为管壁强化和增厚。
对于肝门部的恶性梗阻诊断方法,邹教授主要介绍了细胞刷检、胆管腔内超声(IDUS)两种方法,对于无占位影像的狭窄,需结合IDUS的管壁影像学特点,做出判断。研究显示其诊断优于细胞刷检。但是恶性肿瘤的确诊依然需要病理诊断,为了提高阳性率,需要进行多点方法联合。
随后邹教授介绍了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方法,分为良性和恶性。邹教授重点强调了肝门部恶性狭窄的内镜下治疗主要是为外科提供手术机会,为患者减轻痛苦,但具体方法仍存在争议。是用单根还是多根支架、用塑料还是金属支架等均需更多的临床研究,由此邹教授提出对于新技术,也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是否给病人带来益处,为病人提供最适的治疗方法。
(供稿:熊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