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述检查结果与手术切除标本或组织细胞学阳性标本相比较
(图1 eus下所见胆管癌致胆道狭窄)
研究简介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该项研究显示,eus-fna对诊断困难的胆道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评价方法,可减少进行sgc检查的必要性,降低sgc检查可能并发的胆管炎的发生率,避免sgc检查的高额费用以及治疗并发症的住院费用等当由于血管、胆囊管等因素影响穿刺通路,通过eus-fna无法获取组织样本时,此时sgc可作为一种进一步评价胆管炎的临床表现的选择方法然而,该研究为一项单中心的观察性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随着今后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应进一步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逐步形成规范、有效的内镜评价系统,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诊断与治疗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
胆道镜可在直视下观察胆道黏膜并靶向活检传统的子母镜系统胆道镜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需要两个人操作、子镜易损坏、图像欠清晰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问世的sgc是将十二指肠镜直接插入胰胆管,直视下观察病变并可获得活检组织国内外研究均支持应用sgc评价诊断不明的胆道狭窄
建立有效内镜评价系统,指导临床诊治
该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0年2月-2012年2月一家三级转诊医院连续40例胆道狭化脓性胆管炎治疗饮食窄患者对所有患者首先进行eus检查及其引导下活检;若eus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则继续行sgc检查及其引导下活检主要终点包括组织诊断、操作成功、不良事件与临床结局
引起胆道狭窄的病因多样,如胆管结石、炎症、恶性肿瘤等近年来,恶性肿瘤所致胆道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胆道狭窄的定性判断是临床工作的难点早期、准确地区分胆道良性与恶性狭窄十分重要,关系到未来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一般来说,经间接的影像学检查初步筛选出可疑恶性胆道狭窄后,需要进一步获得其病理学或组织细胞学的诊断目前,越来越多的内镜技术可用于评价不明原因的胆道狭窄
对于ercp取样后仍无法确定良恶性胆道狭窄者,eus和sgc均是有价值的返流性胆管炎评价方法临床工作中,医师关注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进行评价
eus-fna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微创内镜诊断技术,在eus引导下将穿刺细针通过内镜管道穿刺入病变部位,获取组织和细胞,用于病理学诊断,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组织学来源此外,eus-fna可对肿瘤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分期,对下一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研究者报告,eus-fna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高达80%~90%eus-fna检查的并发症较少,导致肿瘤种植的几率也较低,是一种准确、安全、敏感的方法
专家点评
一项澳大利亚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60%)诊断困难的胆道狭窄患者,内镜超声(eus)检查是一种可行、安全且经济的方法若eus检查无效,spyglas毛细胆管炎的症状s胆道镜(sgc)可作为一种补充检查方法,eus联合sgc检查可为绝大多数(94%)患者提供正确临床诊断,并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文章发表于《消化内镜》[gastrointest endosc. 2013 dec;78(6):868-74. ]杂志12月刊
(图2 sgc下所见胆道绒毛状腺瘤(a)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b)致胆道狭窄)
结果显示,经eus检查,在39例(98%)患者中发现致胆道狭窄异常病变,对其中30例(75%)患者成功施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图1),23例(58%)显示为组织细胞学阳性对于17例未能经eus-fna明确诊断以及2例接受eus-fna检查后可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sgc引导下活检以协助诊断在其中18例(95%)患者中成功施行sgc引导下活检(图2),其中16例(88%)获得组织学胆管炎吃什么诊断当首先采用eus检查时,可使24例(60%)患者免于sgc检查,胆管炎发生率降至2.5%,并节省花费11万美元采用上述方法,共38例(94%)患者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观察到胆道狭窄后,采用细胞刷检获得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较低,采用胆道活检获得的组织学诊断率也不足50%因此,诊断性细胞学检查和胆道活检阴性者仍须接受进一步的内镜评估,如eus、sgc联合活检术等新型胆管内取样技术
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