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知识点61: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主要表现有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伴有动脉痉挛和累及靶器官缺血症状。
必备知识点62: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必备知识点63:诊断心包积液迅速可靠的方法是:超声心动图。
必备知识点64: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氯化钠3.5g,枸橼酸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ml配制成张力2/3张的液体。
必备知识点65: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右下腹压痛——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必备知识点66: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病毒性肝炎。
必备知识点67: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常见死亡原因。
必备知识点68:门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腹壁和脐周静脉、痔静脉)和开放、腹水。
必备知识点69: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依据:在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具备这五联症(Reynolds五联症)即可诊断。
必备知识点70:一次性失血ml以下可不出现全身症状,~ml时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24h内失血量在ml以上,可出现心悸、头昏、全身乏力、口渴、少尿和血压降低等失血性休克代偿期表现;超过1ml,可发生昏厥和休克失代偿等表现。
必备知识点71: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主要特征: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
必备知识点72: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治疗。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
必备知识点73:哮喘持续状态: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不易缓解者。
必备知识点74: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必备知识点75:开放性气胸:开放性伤口,空气自由出入胸膜腔,患侧肺萎陷,纵隔移位,有纵隔扑动。
必备知识点76:小量血胸(<ml)、中等量血胸(~1ml)和大量血胸(>1ml)。
必备知识点77:麻疹患者传染时间段: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必备知识点78:甲类: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共2种(鼠疫、霍乱),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
必备知识点79:乙脑患儿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日即可出现,2周达到高峰,有早期诊断价值。
必备知识点80:烈日暴晒下2~7小时或煮沸℃5分钟结核菌能被杀死,70%乙醇接触2分钟,亦可杀死结核菌。
必备知识点81:胎盘剥离征象:子宫体变硬呈球形,子宫底升高达脐上;阴道突然流出大量血液;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子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必备知识点82:难免流产: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腹痛加重。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宫颈口已扩张,但组织尚未排出。晚期难免流产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于宫口。
必备知识点83: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早产儿出生体重多小于2g。
必备知识点84: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输卵管炎症是最主要原因。
必备知识点85: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必备知识点86:先兆子宫破裂的四大主要临床表现是:子宫形成病理性缩复环、下腹部压痛、胎心率改变及血尿出现。
必备知识点87:正常足月儿:37周≤胎龄<42周,2g≤出生体重≤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必备知识点88: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g的新生儿。
必备知识点89:新生儿沐浴时,室温在26~28℃以上,关闭门窗,水温39~41℃左右,先放凉水,后放热水。
必备知识点90: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日出现黄疸,4~5日最重。足月儿2周内,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消退,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必备知识点91:新生儿脐炎轻者可用安尔碘或0.5%碘伏及75%酒精,每日2~3次;重度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必备知识点92: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应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而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
必备知识点93:患儿发生惊厥,遵医嘱静脉缓慢注射或滴注稀释的10%葡萄糖酸钙。如心率低于80次/分,应暂停注射。
必备知识点94:成人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颈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
躯干
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46-(12-年龄)
必备知识点95: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Ⅱ~Ⅲ度烧伤)×1.5ml(成人1.5ml,小儿1.8ml,婴儿2ml)加每日生理需水量ml,即为补液总量。
必备知识点96:电解质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
必备知识点97: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以起效,故应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必备知识点98:破伤风患者的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尽量集中,可在使用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以免刺激打扰病人而引起抽搐。
必备知识点99:预防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TAT抗毒素,一般伤后12小时内注射1U(1ml),成人、儿童剂量相同,如就医较晚或伤口污染严重剂量加倍,必要时2~3天后可重复注射。
必备知识点:手术治疗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化疗是最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