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在全国青年ERCP技术大赛
辽蒙赛区荣获第二名
正是一年春好处,奋进逐梦正当时。3月16日,医院全院职工奋进逐梦的履程上再传佳音:普外七科医生闫国强在第二届全国青年ERCP大赛辽宁内蒙古赛区手术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每枚奖牌都来之不易,但这一枚尤为艰难。同场竞技的医生很多都是来自中国医院、大连医院等省内名院,医院开展ERCP技术的时间都很早,经验的差距只能用更多的努力和练习来弥补。现场抽取病例、现场了解分析病情、现场独立操作、国内知名专家现场点评打分……回想起比赛,闫国强仍记忆犹新。
闫国强医生力夺亚军
比赛的难度很高,所有病例都堪称疑难病例,闫国强抽取到的更是公认的难中之难。60岁的患者胆管内的结石已达到3厘米,而一般的胆管结石都在1厘米之内,由于位置特殊,医院进行ERCP手术治疗时,医生没能取出结石,只是放置了支架,缓解病情。
参加比赛前,闫国强已独立开展过多例ERCP手术,但这样高难度的手术还是第一次。冷静地进行术前病情评估、制定方案、进镜、调控镜身、插管、切开、碎石、扩张取石……不到一个小时,闫国强便手法娴熟地完成了手术。手术成功!来自中国人民医院、陆军医院等医院的专家一致点赞。
ERCP(十二指肠镜)取胆总管结石填补我市空白
1
ERCP(十二指肠镜)胆道支架植入术填补我市空白
2
解读ERCP
ERCP技术全称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就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他诊疗操作。这一技术问世五十余年来,已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扩张术;胆管、胰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管、胰管狭窄扩张术;鼻胆管、鼻胰管引流术;胆管支架、胰管支架置入引流术等。其操作空间小、操作环境复杂、并发症风险大,也被业内认为是难度最大的内镜术式之一。
这项技术属于微创,病人痛苦小,无需外科开腹手术即可彻底治愈,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病人术后即可下地活动,次日便可恢复饮食,一般只需住院3—5天,适应征广泛,不受多次手术后胆总管粘连和年老体弱的限制等优势,深受患者欢迎。
内镜下微创治疗阑尾炎、内镜下胃造瘘术等手术填补我市空白
一流技术填补我市
空白直达省内领先
“务实、奉献、笃学、创新、超越”,这十个字不仅仅是写在墙上、书里的院训,医院多年来始终如一的践行。年,开展ERCP医院发展日程。
医院选派引进的优秀人才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全国著名专家麻树人教授、胡兵教授学习内镜胆总管取石微创手术。在进修学习期间,潘文君在手术台上认真学习新技术,利用休息时间扎进图书馆,翻阅文献资料,精钻细研,全身心投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拓展医学知识,并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消化、掌握、引进的新技术上。
学习回来之后,潘文君带领闫国强等医护人员组建起内窥镜肝胆胰外科,瞄准科技前沿,不断钻研进取,放弃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技术的研究、实践、总结、分析、完善之中。从年10月成功开展第一例手术,到目前已成功实施余例,用事实赢得了业内专家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在医院胡兵教授指导下进行现场手术操作
1
首都医科医院消化内医院示范教学
2
ERCP
精准微创摘除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临床表现主要是胆总管梗阻和相伴发生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若出现休克及神经系统症状,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危及生命。
以往患胆管结石症的患者,都需要在腹部切开20厘米左右,打开腹腔,切开胆管取石,还需要二次手术取留置T管,患者至少半个月才能出院。
ERCP胆总管取石微创手术,只需从患者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在十二指肠乳头处开一个3-5毫米的微小切口,即可通过手术取出胆管结石,整个过程安全有效,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患者3-5天即可出院。患者不仅不再忍受切腹之痛,也没有了长长的刀口,如同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一样,就可去除胆管结石,可谓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ERCP精准微创摘除胆管结石
ERCP
让高龄老人跨越年龄“禁区”
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老年危重症患者一般都不能进行外科手术,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这让老年患者备受煎熬。一位96岁的高龄女患者,患胆总管结石症多年。一天,突然出现肚子疼、高烧、寒颤、血压低、黄胆(身上发黄)等症状,经医院。潘文君带领团队经过术前检查和多科室会诊,决定为老人实施内镜胆总管取石微创手术。在无痛麻醉下,仅仅经过20多分钟,为老人取出了困扰她已久的1.5厘米直径的结石。术后第二天老人就能下地走动,5天后就出院,老人竖起大拇指夸赞医生们技术好。如今,普外七科已应用ERCP技术为20余名90岁以上高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术后老人们都恢复良好。
医学博大精深,探索永无止境。医院普外七科率先在全市开展ERCP技术(即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胆总管取石微创手术、内镜下胰胆管支架植入术等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相继成功开展了内镜下肠梗阻支架置入术、内镜下微创治疗阑尾炎、内镜下胃造医院都还没有开展的手术。他们每前进一小步,都意味着更多患者的健康前进一大步。以最小的代价解除病痛折磨,带来的必是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邹晓岑/文周兵/摄)
本期编辑:梁冰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