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林内镜在手,任侠盈身

时间:2021-9-1 12:28:10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七八五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ON「

李全林

内镜在手,任侠盈身

」人物介绍

李全林,外科学博士,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委副主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隧道技术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NOTES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消化内镜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国际会员。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内镜微创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擅长多种内镜微创诊疗新技术,年开展4级内镜手术逾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Gastroenterology,Gut,AJHG,CGH,GI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2篇,总影响因子.24,被引,被纳入美国、欧洲和日本消化内镜学会等国际指南11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APDWYoungInvestigatorAward,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等。1

从医之路

“记得江东诗句好,淡烟乔木是绵州。”年,李全林出生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四川绵阳。蜀中多任侠。年,是李全林参加高考那一年。那一年,整个中国大地都笼罩在非典肆虐的阴霾里,李全林目睹身边的白衣战士英勇抗疫,救死扶伤,内心激荡。“那时候就觉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能为人民,为国家做出有贡献、有价值的事,无上光荣。而医生,就是这样的职业。”从小习惯独立的李全林,很快决定了从医的志愿。当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此,在上海这座城市与医学相伴走过了17年,成为了自己口中“土生土长的复旦人”。校园的生活云淡风轻,李全林很快便适应了学校的氛围。在篮球场上,常常可以见到他左右冲突,底线投篮的身姿;在图书馆,他往往是最迟离开的那一个。而在他的枕边,永远是那几册金庸的武侠《神雕侠侣》。在临床本硕连读7年制学习的最后两年,李全林确立了成为外科医生的目标。他选择了医院肝肿瘤外科的周俭教授作为研究生导师,开始了对科研思路,科研体系的规范化培养。谈及这两年埋头科研的经历,李全林总结道,很苦,但很充实。“一周中有三天是24小时待在实验室,实验室的设备大家轮流使用,我总是得在凌晨两点钟去做实验,那时候最困了,在几张拼在一起的折叠椅上起来,强行睁开眼皮,睡眼朦胧,而窗外是繁星满天。”周俭教授,是国内著名的肝肿瘤外科专家,师从世界著名肿瘤学专家汤钊猷院士。在周俭教授指导下的两年,是李全林的科研能力急速发展的两年。“导师重点培养的是,对医学研究体系的把握。初接手一个课题,如何设计,有效实施,总结,发表,建立完整的理念,如何从临床上基础的问题去建立研究的思路,方方面面都受益匪浅。”李全林说道。2初识内镜年,中国的消化内镜发展蓬勃,医院更是首当其冲,开展了很多在临床上的新技术应用,李全林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契机。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早期肿瘤及胆管、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直接观察消化道管壁结构改变。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早期病变,还可直接在内镜下微创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时,医院的医生们对消化内镜这几年的发展欢欣鼓舞,认为消化内镜代表了微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对于我自己来说,内镜诊疗也是凭借手上的功夫,并没有背离我想做一名外科医生的初衷。”促使李全林进入内镜中心最重要的契机,是周俭教授把他引荐给了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周平红教授,国际知名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专家,在消化内镜领域享有盛名。他曾在内镜下为98岁的老人,11个月的婴儿做了贲门失弛缓症手术,为一中年男子切除了重克、长16.5厘米的食管肿瘤,为一名安徽老汉切除了困扰其30年、长达20厘米的食管肿瘤。最年长,最年幼,最重,最长,他创造了内镜治疗领域的四个吉尼斯纪录,那些内镜手术的禁区之门被他一扇扇打开。第三届雅典国际消化道肿痛会议大会主席说,他是POEM领域,世界上最重要的医生之一。法国内镜专家Ponchon说,他是一位非常神奇的人,是我们的榜样,他脑子里有很多点子,是内窥镜领域里伟大的发明家。而医院内镜中心团队制定的标准蜚声国际,被称为“中山标准”。中国人开始成为西医领域的标准制定者。央视“大国工匠”纪录片,他是医学界的唯一代表。导师是卓越的。但是作为“插班生”的李全林,却是焦虑迷茫的,一开始在内镜中心,他并没有找到方向。“起初只能看一些基础的相关书籍,学习简单的胃肠镜手术,常常去观摩周老师的手术。但是每次周老师的手术都会有人山人海围观,我只能透过缝隙去看手术的细节。当时就觉得,内镜下可以完成那么多治疗,非常神奇。”在观摩了无数场老师的手术后,李全林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学会。如果能够完成这些复杂的手术,就真的实现了当外科医生的梦想。虽然有周俭教授的引荐,但初来乍到的李全林,还是周平红教授眼中的“无名之辈”,不过,真正让李全林走入老师视野中,是从他讲述自己的想法开始的。“整整5个月,我都在熟悉那些手术,甚至对老师的手术有了自己的一些个人思考,就及时把想法,向老师提了出来。”“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注意到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他的想法,让老师眼前一亮。在解剖上,贲门位于管状食管向下延伸为囊状的胃壁处的食管胃交界,在希氏角或腹膜反折水平,相当于食管下括约肌下缘,向上与食管相接续。贲门的位置很复杂,如果这个地方长肿瘤,外科手术的操作难度极大,且极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导致术后患者仍需不断服药。“当时,周教授针对贲门口的一些间质瘤、平滑肌瘤这种比较深的肿瘤,直接从胃镜下做微创手术,切除以后,不会改变消化道的结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就会很好。”李全林发现,这类手术案例极大体现了内镜相对于外科的优势。“当时积累了多例案例,我向老师提出,协助老师着手整理这些病案,全部整理出来后,我写了几篇论文,请老师修改后,发在了消化内镜领域最好的杂志。”李全林坦言,通过这次“灵感迸发”,真正获得了老师的认识与认可,进入了消化内镜的核心圈子中。“以后再也不用挤在人群中观摩老师的手术了,可以就近站在老师的身边。”李全林笑道。在消化内镜这些年发展中,李全林着重提到了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他不无自豪地说,“周平红教授在国际上最有名的称号是POEM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技术进行肌切开的内镜微创新技术,年首次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治疗。我国起步于年,经过三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开展POEM手术治疗最多的国家。与外科Heller手术一样,POEM手术于胃镜直视下进行肌切开,LES梗阻可以得到即时解除,疗效肯定。由于POEM手术无皮肤切口,符合最新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理念,创伤小,术后反流发生率较低,发展前景广阔。在老师的带领下,李全林开始对POEM手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参与了对手术适应症的把握,手术医生的选择,具体的操作步骤,到如何提高手术疗效,如何降低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如何预防处理,术后长期疗效的随访等整个手术体系的建立。年,医院的内镜中心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的POEM手术量占全世界手术量超50%。对于带领他在消化内镜领域不断创新的周平红教授,李全林满怀敬佩与感激。“周老师的特点是,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他随时都有着把想法付诸于实践的热情与耐心,脚踏实地实践创新的思想。这个时代,有想法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一心一意把想法落在实处的人是凤毛麟角。周老师不仅在技术上堪称优秀的模范,在科研精神上,更是给我们不断带来启示。”年到年,李全林把几乎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手术观摩上,并保持了他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着重观察老师的“解剖层次”,真正学会“阅读”一台手术。“观察现在的解剖层次在哪里,同时要推测老师下一步操作的细节,对比一下,看看老师的步骤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渐渐发现,一台手术在老师的操作和自己的判断,重合度越来越高,这是极为可喜的进步。”李全林说道。3创新之路在正式独当一面之后,李全林跟随老师的步伐,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Zenker憩室是一种罕见病,人群中发病率为0.01%至0.11%,可通过外科手术、硬镜手术或软镜手术治疗。由于软镜手术的微创性,内镜(软镜)下通过切开憩室和正常食管腔之间的脊来治疗Zenker憩室被广泛接受。不过,传统内镜治疗食管憩室需要将形成憩室中隔的粘膜层和固有肌层同时切开,术后穿孔是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6.5%。凭借POEM手术的创新经验,以李全林为核心的团队,寻找到了利用消化内镜消除穿孔可能性的手术办法。创新性地开展了经黏膜下隧道内镜下憩室中隔离断术,在保持黏膜层完整的基础上实现憩室肌性中隔的选择性完全离断,这种方法,有助于减少穿孔和纵膈炎的发生。作为医生,最大的成就感自然来源于治愈病人。在李全林的记忆中,有些病人是终身难忘的。有一位胆总管结石病人,6岁时被严重烧伤,导致全身都是疤痕,严重限制生长发育,50多岁的年纪,1.4米的身材,皮肤失去延展性,消化道完全变异,内部也有烧伤。病人辗转多地求医,几乎所有外科医生评估后,都认为手术风险与难度极大,不适合外科手术。走投无路下,有人把他带到了李全林面前。一见面,李全林马上意识到手术会有极大的风险。但他并没有犹豫。“取出结石的任务迫在眉睫。病人患病已经很久,胆管炎常常发作,严重时会感染到肝脏与血液,最后患败血症死亡率极高,如果我不进行手术,他就无路可走了。李全林说,当面临往前走还是往后退的选择时,他的本能就是往前走。“这也是我的老师周平红教授教给我的品质。周老师告诉我们,正因为医院内镜中心的影响力,才有机会接触到最高难度的手术,往前走,为病人承担一定的风险,对病人、对医生都是有益的。”手术之前,李全林做了充足的准备,与外科医生也做好了沟通,一旦手术出现意外,立刻请外科医生赶来开腹急救。临到手术的前一晚,他都在仔细思虑手术的整个预案,每个环节在脑海里过了好几遍,他不知道,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手术还算顺利,但也惊出一身冷汗,由于他的肚子就像一块铁板,在打入气体后,患者一度出现血压直往下掉的情况,这时候就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了,总算,这场仗打赢了。”接触了消化内镜手术十年之久,李全林对手术理念已经有着自己的见解。“做手术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要追求对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不仅要有高超的操作水平,更要做到对患者有规范化的评估,做规范化的手术,术后有规范化的随访与治疗。”所有的称呼里,李全林说,最喜欢别人叫他“李医生”。作为医生,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恐怕科室病房的护士都特别烦我。如果有病人的手术不顺利,手术后哪怕我不在病房,我也会不断给护士打电话询问病人的情况,下班后的5点,7点,9点,甚至12点,每隔几个小时打一次,一定要确保患者没有问题,我才能放心地睡到床上。”当做完了一天所有的工作,躺在床上时,李全林会拿起枕边的《神雕侠侣》翻上几页。这部武侠作品,他从高中时起,就爱不释手,颠来倒去读了无数遍,每晚临睡前翻几页再睡,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书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杨过。“他的性情是任性深情,飞扬跳脱,他是一个面临很多困难,内心有很多挣扎,但永远走在实现自己理想道路上的人。”他这么说着,对杨过的理解入木三分。他依稀记得,当年在手术台上第一次手持内镜手术器械时,宛如初次握着一柄杨过的玄铁重剑,甚至有些不堪重负,而十年之后,玄铁重剑已经举重若轻,能够应付最艰险的病魔挑战。“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郭靖对杨过说的一句话,杨过在内心泛起巨大波澜时,这句话总是在他的心头撞击着。武侠如此,在医学上何尝不是呢?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用专业知识治病救人,这是我在践行着对自己的承诺。”李全林说着,微微一笑。

口述实录

唐晔如果请您给临床医学的大一新生上一堂课,您会说些什么?李全林我会切身实地地把自己从医走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讲述给他们听,希望他们能从中感受到,作为一名学长最真实的想法。这其中我想表达的是,勤奋坚持、勇敢创新,是一位医者成长必经之路。唐晔您的老师周平红几年前入选央视《大国工匠》纪录片,从一名医生的角度,您如何理解“工匠”这两个字呢?李全林“工匠”二字,首先肯定是手术的技巧卓越高超;其次,工匠不只是要去做,还要创新地去做。把一件事做好,肯定不只是沿袭前人的做法,你需要注入很多精力,专注地开拓进取。就比如我们的消化内镜中心,其实它是一个“半成品”的学科,发展来源于技术的成熟,在原来的基础上技术创新,把想法付诸于实践,通过技术上的改进,把整个领域提升到更高的程度,适用于更多的人群;最后,“工匠”还需要甘于寂寞,对专业保持持久的热情。唐晔您做手术的时候,通常是什么样的状态?李全林大部分情况下是从容的。但是,手术会有一至四级的难度等级,而我一年接受的四级手术有六七百例,也会有汗流浃背、如履薄冰的时候。通过不断的手术量的积累,才能练就周平红教授那样,雷霆面前面不改色、从容不迫的心态。唐晔现在工作之余留给自己的时间还多吗?李全林比较遗憾,工作之余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消化内镜中心这个平台,这些年发展很快,就像开足马力的车轮一样勇于前进,我们也被带动着向前跑,很难停下脚步。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最后都会得到理解。唐晔您爱读《神雕侠侣》,到底喜爱杨过什么呢?李全林杨过和《天龙八部》里的乔峰一样,都是被世界抛弃的人,有一句话,对他们两个都合适:“虽万千人,吾往矣”。这种精神不是自恋,而是一种遍体鳞伤时候的信仰。读《神雕》,总感觉杨过有一种浮萍的飘摇之感。令狐冲、郭靖、张无忌……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群人站着,唯有杨过,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一个人,没有向任何人低过头,自己用遍体鳞伤挣扎着信仰。尘世安稳,岁月静好,能够永远保持着“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气,这是男人最高贵的灵魂。

采访/唐晔编辑/殷亦菲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身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dgyby/11726.html
热点排行
胆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在治疗胆结石时除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胆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在治疗……【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胆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在治疗……【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