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附带胁痛
慢性胆囊炎西医很难彻底治愈,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复发,然后怎么消炎效果也不佳,最后医生往往建议切除胆囊,其实切除胆囊不一定能消除胁痛,反而给以后带来难以预料的恶果,最大的可能就是引发胆管炎、胆管结石或肝硬化。
年2月15日,42岁的女性患者求诊,自诉发现慢性胆囊炎已经5年了,长期吃消炎药,如消炎利胆片,有时要去挂水,但感觉越来越严重,没什么效果,反而使自己的胃口变差,医生建议她切除胆囊,但她查阅资料后,感觉不靠谱,坚决不做手术。
患者胃口大多数时候不会,停止西药后好些,偶尔胃口不错,肚子经常胀满,大便3天一次,有时5天一次,硬结,难拉,这种便秘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小便短赤,气味重,有时小便淋沥热痛。入睡难,睡眠不好,夜里12点到3点之间容易醒,醒时口干口苦,但喝水不怎么止渴。早上起来精神很不好,情绪很差,容易发脾气,口干口苦,要起床一个多小时后才感觉好些。最难受是两胁胀痛,按着也痛,持续的痛让她很烦。月经最近一年已经不太规律了,一般提前至少一周,甚至有时一个月两次月经,经量少,但行经时间长,有时长达11天,颜色黑。经期胁痛厉害。身体还容易起紫癜。舌苔薄黄干、舌质暗紫色、舌底静脉鼓胀。脉细数沉取有力。开方7剂:柴胡、黄芩、枳实、生姜、大枣、白芍、半夏、大黄、生地、玄参、麦冬、天花粉、丹参、牡蛎等。
年2月25日,患者复诊,自述吃药后,连续几天拉了很多大便,以后每天基本都有一次大便,比较顺畅,小便的颜色浅了,没出现淋沥和热痛感。胁痛减轻了80%,有时感觉不到,但按着还有一点点感觉。睡眠好多了,只是偶尔醒来,口干口苦大为减轻,情绪也好些,不那么容易生气了。身上紫癜少了。舌苔薄微黄、舌质紫色、舌底静脉鼓胀。脉象偏数,其他变化不大。调整处方:蝉蜕、白僵蚕、片姜黄、柴胡、黄芩、川楝子、党参、焦三仙、槟榔、紫草、茜草、芦根、白茅根、白芍、生牡蛎、夏枯草等。
患者3月初复诊一次后,就没有再面诊了。昨天她联系我,告诉我说,去医院检查胆囊炎好了,不过月经还是不太好,等疫情情况好转再来面诊。
看更多的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