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联合CT和血液灌流在急性毒蕈

时间:2017-6-13 17:27:43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急性毒蕈中毒是农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毒蕈中毒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没有特效解毒药,常有部分病人中毒后不能及时发现或就诊,确诊后虽积极抢救,但常规的抢救措施难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研究将-10医院肾内科收治6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

6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胱抑制剂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凝血功能恢复正常(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均P>0.05);

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灌流(HP)能有效清除体循环内毒素,疗效显著,救治率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毒蕈中毒患者6例的资料,患者均有食用野生白毒伞蕈史,食用量数十克至数百克不等,发病时间为1h~4d。患者均以恶心、呕吐、头昏、乏力、腹痛、腹泻为首发症状。早期均未进行洗胃和相关治疗,中毒2~3d后因发现有同餐进食者先后有患者中毒死亡,医院就诊,继而转诊我院治疗。6例患者基线资料见表1。

1.2治疗方法在采用内科常规综合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根据肝肾功能状态选择抗生素,用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抑酸,烦躁、抽搐者给予地西泮镇静等)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和(或)联合CRRT、HP治疗(见表1),透析机为费森尤斯MultiFiltrate,透析器为AV型,聚砜膜面积为1.4m2,灌流器采用健帆HA型树脂吸附器。均选择股静脉置入双腔导管。血浆置换每次置换清除血浆占体液容积40%~50%,并输入等量新鲜冰冻血浆,根据病情置换1~5次;血浆置换后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8~24h,以及行HP,每次用灌流器1支,连续3~5次,1次/d。血液透析器和灌流器串联,治疗时灌流器置于透析器的前面,血流速度为80~ml/min。并据凝血功能采用无肝素联合普通肝素,肝素根据凝血功能及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决定具体用量,若患者有出血倾向,灌流和血浆置换结束时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前12h内)和治疗后(出院或死亡前24h内)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各种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肌酐、胱抑制剂C、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各生化指标检测由院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完成,使用其配套试剂包。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6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胱抑制剂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凝血功能恢复正常(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均P>0.05)。见表2。

2.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过敏、休克、出血、凝血等不良反应。

2.3病情转归4例治愈出院。2例估计食入量较大(60~g),出现有心脏、肝脏损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异常)及凝血系统(指标)及神经系统损害,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讨论

3.1毒蕈中毒是夏秋季常见的危重病,常由于误采或烹调不当所致。毒蕈毒素种类不同,有毒成分比较复杂,食入量各异,临床表现不一。主要有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损害型,各型早期均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态,前3型病死率不高,肝损害型常有多个器官受损,有报道病死率高达50%~90%。由于早期的表现常常是胃肠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胃肠道症状常常得以缓解,形成一个假愈期,之后才出现肝脏、肾脏、心脏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因此容易贻误抢救时机,给后期治疗带来困难。

3.2HP是临床抢救危重中毒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吸附作用消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能有效清除脂溶性、蛋白结合率高、分子量较大的毒物,达到净化的目的。CRRT通过溶质对流弥散来清除毒物或药物,可有效清除小分子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等维持内环境稳定。在采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通过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毒素,迅速减轻或消除中毒症状,减少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治疗效果确切、起效快、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的特点。

3.3本组6例患者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其中4例在对症支持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PE联合CRRT、HP治疗。结果显示,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明显好转甚至恢复正常,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后出院。2例患者因未及时治疗,延误抢救时机,中毒时间长,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危重,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因此,对急性毒蕈中毒患者,应早期进行PE联合CRRT、HP治疗,可以延缓毒物与体内血浆蛋白的结合及机体的吸收,清除免疫炎症介质,能有效清除毒蕈毒素,可促使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恢复;能有效阻断MODS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转化的机制,改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文章要点摘自:谢莹,张永凤,等.中国临床新医学年7月第8卷第7期.)

--------------------------------------

操作指引:

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怎样看历史文章?点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怎样订阅健帆生物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dgyby/6290.html
热点排行
胆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在治疗胆结石时除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胆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在治疗……【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胆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在治疗……【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