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报告称,对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单人操作胆道镜定向活组织检查是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基础的诊断胆管癌的最精确方法。该研究已于近期发表在《消化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上。
PSC不仅有可能进展为终末期肝病和肝硬化,而且患者发生胆管癌的风险也会增加,估计年发病率约为1.5%,终身风险约为15%~20%。然而,目前用于PSC患者胆管癌诊断的内镜模态的准确度并不高。为此,研究者开展了这项系统综述和结构式meta分析以比较基于ERCP的各种模态(单独或联合使用)用于PSC致胆管狭窄患者胆管癌诊断的有效性。
研究者对PubMed、EMBASE、Webof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截至年12月)。结局指标包括所有诊断模态单独或联合使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双变量模型计算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联合使用两种诊断性检查的性能增量。
研究者报告称,共有21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13项涉及胆管刷检细胞学检查,7项涉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2项涉及微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4项涉及单人操作胆道镜定向活组织检查。分析结果显示,单人操作胆道镜定向活组织检查是最准确的诊断模态,准确度高达96%(95%CI,94–97%)。单人操作胆道镜用于PSC患者胆管癌诊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95%CI,35–87%)和97%(95%CI,87–99%);发现胆管癌的合并诊断比值比为59(95%CI,10–)。
研究者总结道,尽管PSC患者进展为胆管癌的风险较高,但目前尚无正式的临床诊疗指南。本研究表明,单人操作胆道镜定向活组织检查是以ERCP为基础的诊断PSC患者胆管癌的最精确方法。不过,未来仍需开展设计精良的大规模的诊断方法对照研究以验证上述结果。此外,在确定首选诊断模态之前还需开展成本效益分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