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计划建设20万千米高速路被指影响经济发展
【导读】媒体报道,多个地方正计划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长达20万千米。6月20日14点,经济之声评论:"中央开口1尺,地方扯开1丈"的习惯要遏制。 中广北京6月20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要想富,先修路。小到一个村落,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富裕和繁华都离不开交通建设。交通运输部今天(20日)正式公布的《国家公路计划(2013年-2030年)》对我国一些交通欠发达地区而言,可以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根据这份计划,我国到2030年,普通国道总范围将到达26.5万千米,国家高速公路里程到达11.8万千米,为此投入约4.7万亿元人民币。另外还计划了1.8万千米的远期展望线。这比起2004年《国家高速公路》计划的2020年国家高速公路8.5万千米的目标大幅上调。在这个基础上,地方版的计划目标定得更高。 今天,《21世纪经济报道》说,像广东、4全国哪家医院医治白癜风最好川、内蒙古、云南计划的高速公路都在1万千米左右。如果把各地计划的高速公路汇总,总里程有接近20万千米。目前地方基本依照每3年一次的频率进行调解。广东在2004医治白癜风的最新方法年计划2030年高速公路总范围约8800千米左右。但是《广东省2013年至2017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称,到2017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到达8140千米。广东计划到2030年已有超1万千米的说法。江西调解高速公路里程从2020年预计的4650多千米,变成6050千米。河南从6840千米,调解到8070千米。山西从4050千米,上调到6160千米。地方对修路积极性很高,这不难理解。很多省分大批的高速公路纳入到国家路中。这不仅仅使各个省分的国家高速公路线路大为延长,也意味着国家将给予大量的补助。但是由于这些新计划的路大多在沿海或西部山区,造价很高,未来车流量又难以让人做出乐观的预计,所以,极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就此评论。 董焰表示,高速公路超过了实际需求,另外,建设这么庞大的高速公路将带来很多严重的问题,对各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他对此事感到很吃惊。 大家一般觉得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我们的高速公路修的更多,对经济发展应该是好的影响。 董焰认为,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是没有错的,这个是在20年前当时我们国家全部的道路都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各地都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对当时道路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修路是广义词包括铁路、公路、民航等在内的统筹的说法,并不是单指高速公路。 另外,这么大的高速公路在全球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到底是不是是经济发展需要这么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造价是非常高的,各地现在修的高速公路都是靠贷款来修的,需要通过长时间收费偿还债务,而且偿还债务时间又很长。如果再加上这么多的路会更加加重了使用者的负担,对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纯式的刺激作用了,乃至有一定的拖累作用。 在国家公路计划的基础上,一些省分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大干快上的苗头。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风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债务风险。如果债务太高,收费期限可能就要延长,随之而来的将是舆论的批评。从这个角度上说,地方纷纭上调目标,是不是是有些不理智?中央豁开口子,地方就急于加码,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头一次出现。地方积极性如此之高,缘由是什么?如何来遏制和改变地方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和习惯? 董焰表示,首先我觉得各个地方都急于发展经济,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发展经济是多方面的,不能完全是靠修路,而且是修高等级的公路,这就构成了一种攀比或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交通应该是综合的发展,全面的统筹建设,为满足经济的需要适可而止。不能是无限期的、不顾目标、不顾实际需求的来修。靠长时间的收费来修高速公路,当前已引发了很多地区很多百姓的诟病,如果再这么样弄下去,收费的时间会更加延长,老百姓的意见会更大,不但起不到刺激经济的发展,还要给当地的居民带来很大的负担。 那么怎样改变这类状态呢? 董焰认为,中央应当在这方面拿出铁腕来应当严格的控制,中央控制住了,一些省分的盲目快上的做法才能够有效的控制。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中国公路密度是每平方公里有42千米,低于美国的67千米,更远低于日本的305千米、德国的130千米。相比之下,我国公路建设的确还有一定的空间,而且中西部地区公路等交通设施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大众出行的需要。所以说,我们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应当秉承什么样的思路呢? 董焰表示,这个平均面积和距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分析。我们的西部像西藏、青海、新疆等广大地区占总国土的面积也很大,但是他们的人口密度、工业产值、经济的发展和全部的东部加起来1平均对拉动了高速公路需求的指数,实际上东部的密度已比较大了,西部的密度现在还是可以的。完全没有必要从这个总的平均来看,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能够更客观更科学一些。广东适当的增加一些是可以的,由于经济量和经济水平是这样的,但是江西、河南弄这么大的量,特别是江西弄这么大的量,增长速度这么高,就让人很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