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技一例危重ERCP,困难层出不穷

时间:2020-11-6 4:05:43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病情简介]

患者施奶奶,92岁,主因「上腹部疼痛5天,再发加重伴发热、尿黄2天」就诊我院,急查腹部平扫CT提示肝外胆管扩张,提示低位胆道梗阻,腹部彩超也提示胆管扩张。生化验检查提示血象高,肝功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升高诊断「急性胆管炎」收住消化内科。

△图1胆总管明显扩张

入科后按照胆管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抗感染、补液及支持治疗,拟安排MR或增强CT进一步了解胆管炎病因

但是次日患者腹痛并没有减轻,仍有高热,血清白蛋白较前下降了一半,提示疾病进展并恶化。

张荣春主任查房认为患者病情危重,结合病史特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诊断明确,如果不及时解除胆道梗阻,预后极差。

因此,无论病因如何,应首选急诊胆道引流。

△图2张荣春主任术前查房

ERCP胆道引流是解除「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总管梗阻的首选,创伤小引流效果确切。

然而术前摆在面前的困难显而易见的:患者92岁高龄,心肺功能是否能耐受这一波操作?

做,手术风险极大,而且患者麻醉评估没有过关;不做,等待患者的只有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张荣春主任权衡利弊,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放手一搏,决定请麻醉医生保驾,在镇静条件下行ERCP引流解除梗阻。

术中,谁也没料到施奶奶给我们出的难题不仅仅停留在高龄、危重等情况上,她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你永远不懂。

不错,这次的巧克力糖并不甜。

张荣春主任十二指肠镜进镜发现施奶奶是个重度食管裂孔疝患者(食管旁型),有1/2胃腔异位至胸腔。

△图3十二指肠镜下胸腔胃

△图4透视下胸腔胃

十二指肠镜是侧视镜,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镜,穿孔、疝环撕裂的风险可想而知,饶是身经百战的张荣春主任也惊出一身冷汗,几次尝试不成功后当机立断,果断放弃利于胆道插管十二指肠镜,改用直视镜胃镜操作。

张主任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循腔进镜至十二指肠降段,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充血水肿显著,可见脓性液体流出,支持术前「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诊断。

△图5充血肿胀、流脓的十二指肠乳头

直视胃镜在消化道解剖异常情况下进镜有优势,但面临胆道插管时其优势却明显下降,加上患者存在胆总管下段梗阻,几次尝试插管导丝均进入胰管,为了提高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同时避免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张主任采用了胰管支架占据法,置入胰管支架1枚。

再次调整造影导管插管方向,最后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回抽出大量乳白色脓性胆汁后留置导丝于胆总管上段,造影示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16mm)、胆总管下段相对狭窄可见一结石(直径11mm)嵌顿性存留(元凶显形!)。

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不宜恋战,即予留置胆管支架,可见大量脓性胆汁流出。患者当晚热退,次日即恢复饮食,无并发症发生。

△图6胆管支架、胰管支架置入后

总结

患者高龄,病情危重,心肺功能储备差,「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诊断明确,不行积极有效的胆道引流,势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术中发现患者合并胸腔胃,侧视镜进镜困难。改用直视胃镜做,但选择性插管难度大,遂采用胰管支架占据法后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顺利完成手术。

涨姿势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又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泛指由阻塞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胆道感染,是胆道疾病患者死亡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病。腹痛是本病的首发症状,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热、黄疸是最常见的伴随症状。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各类原因导致的化脓梗阻性胆管炎的首选治疗手段,尤其是胆管结石,可在引流过程同时取出结石,达到一次性去除病因的目的。

具体操作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通过内镜将导管插入胆道,通过造影完成诊断,并完成一系列操作,包括取出结石,置入支架等。

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图7X线透视下的胆管结石及消化内镜

▽图8ERCP取石操作示意图

△图9取出的结石

不负所托

医院医院开业以来,不负患者的信任,已为当地患者成功实施了近百例ERCP手术。

如有不明原因的

发热

腹痛

皮肤小便发黄

请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

联系我们▽

-「建发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yfzl/1030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