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第三章胆道疾病讲义第四五六节

时间:2016-11-19 21:56:07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第四节 肝外胆管结石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平时(-)   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Charcot三联症)。      (1)腹痛:剑突下及右上腹部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2)寒战、高热:弛张热,体温可达39~40℃。   (3)黄疸:间歇性和波动性。尿色变深,粪色变浅。   2.体格检查:   剑突下和右上腹部深压痛。   感染严重可有腹膜刺激征象,并可出现肝区叩痛。   胆囊可被触及,有触痛。   3.辅助检查:   (1)影像学:首选B超。   (2)实验室: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转氨酶和(或)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值及结合胆红素比值升高,尿中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粪中尿胆原减少。   为什么?——胆红素的代谢

  

  梗阻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值及结合胆红素比值升高;   尿中胆红素升高;   尿胆原降低或消失,粪中尿胆原减少。

  

  (二)治疗——手术为主。   1.原则:   ①尽可能取尽结石;   ②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   ③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   2.常用术式: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②胆肠吻合术,常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强调:无论胆囊有无病变,必须同时切除胆囊。   ③Oddi括约肌成形术   ④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3.围手术期处理:   (1)术前:黄疸和凝血机制障碍者应注射维生素K(原因:胆道梗阻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肝合成凝血因子受阻)。

  

  (2)术后:重点   A.超过——胆总管下端有梗阻。   B.正常且逐渐减少——术后10天左右,经夹管2~3天,患者无不适,先行经T管胆道造影,如无异常发现,造影24小时后,再次夹管2~3天,仍无症状可予拔管。   C.六点注意:   ①宜采用胶质T管。   ②拔除T管前应常规行T管造影;   ③造影后应开放T管引流24小时以上;   ④如造影发现结石残留,则需保留T管6周以上;   ⑤切忌使用暴力拔管,以防撕裂胆管及瘘管;   ⑥对长期使用激素,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老年人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应推迟拔管时间。   

第五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一)病因   1.梗阻: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其它有胆道蛔虫、胆管狭窄以及胆管、壶腹部肿瘤等。   2.致病菌:G-菌和G+菌;常合并厌氧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症状——Reynolds五联症=Charcot三联症+休克和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神经系统症状:神情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合并休克时也可表现为躁动、谵妄。

  

  2.体检:   体温:持续升高达39~40℃或更高;   脉搏快而弱,达次/分以上;   血压降低。   急性重病容,可出现皮下瘀斑或全身发绀。   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可有肝大及肝区叩痛;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3.辅助检查:   (1)影像学:B超最实用。   (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20×/L,中性比例升高,胞质内可出现中毒颗粒。   血小板计数降低,最低可达(10~20)×/L;   肝、肾功能受损,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低氧血症,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三)诊断:   Reynolds五联症、实验室及影像检查。   不具备典型五联症者:体温持续在39℃以上,脉搏>次/分,白细胞>20×/L,血小板降低时,即应考虑为该病可能。   (四)治疗   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降低胆管内压力。   1.非手术治疗——既是治疗手段,又可作为术前准备。   ①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③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④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   对症治疗:降温、支持治疗、吸氧等。   注意!   术前治疗应控制在6小时内。   如病情严重或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应紧急手术。仍有休克者,应边抗休克的同时手术。   2.手术治疗——首要目的:抢救患者生命,力求简单有效——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注意:   (1)胆囊病变(多为继发):不做急诊切除,可二期手术。   (2)多发性肝脓肿: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   (3)单纯胆囊造口术:难以达到有效的胆道引流,不宜采用。   

第六节 胆管癌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1)黄疸:进行性加重。大便灰白。   少数无黄疸者主要有上腹部疼痛,晚期可触及腹部肿块。   (2)胆道感染:典型的胆管炎表现。   2.体征   (1)胆囊肿大:   中、下段胆管癌——胆囊肿大,Murphy征可能(-);   上段胆管癌——胆囊不可触及。   为什么?      (2)肝脏肿大:   肿瘤侵犯或压迫门静脉——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可并发肝肾综合征。      3.辅助检查   (1)影像学   ①首选B超。   ②ERCP:仅对下段胆管癌诊断有帮助,或术前放置内支架引流用;   ③CT、MRI;   ④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了解癌肿与血管的关系。      (2)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ALP和γ-GT均显著升高,而ALT和AST只轻度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原因:胆道梗阻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肝合成凝血因子受阻)。   CA19-9可能升高。   (二)诊断   典型的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yfzl/115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