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9.10:患者女,35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不适,伴心烦恶心欲呕,口苦口干,饮食二便尚可,曾服用西药症状缓解不明显。查体:胃脘部压痛,“墨菲氏证”阳性,患者未做其他实验室检查,考虑浅表性胃炎,并有胆囊炎可能,嘱患者尽快做B超检查并及时告之。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5g,炒白芍15g,法半夏12g,黄芩10g,黄连6g,生栀子10g,生地黄12g,当归15g,郁金10g,炒枳实10g,木香10g,醋延胡索10g,败酱草15g,茵陈12g,茯苓10g,白术10g,党参15g,牡丹皮10g,竹茹10g。7付。
二诊.9.17:患者上次就诊后第二天即去做了B超检查,当天告诉我即为胆囊炎。今日查看B超显示为“1.肝内胆管结石;2.胆囊炎”。患者自诉服药后胃脘部疼痛较上次明显缓解,恶心感觉基本消失,其余无明显不适,查体胆囊点仍有压痛,但较上次明显减轻,口干口苦减轻,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原方去竹茹加鸡内金15g,海金沙10g,金钱草10g。以增排石利胆之功。7付。
三诊.9.24:患者自诉服药后胃脘部及右上腹部已没有疼痛感觉,恶心感消失,其余无明显不适。查体胆囊点仍有轻微压痛,但较上次明显减轻,口干口苦基本消失,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原方继服7付。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本病属中医“腹痛”、“胁痛”、“胆胀”、“胃家实”等病证范畴。
胆属足少阳,为清净之府,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凡邪气侵犯少阳胆府,使少阳经腑同病,可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不舒,进而横逆犯胃,气血津液不行,上下升降失常,诸病生焉。
小柴胡汤为治少阳病之主方。小柴胡汤之主证,医书每将《伤寒论》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称为小柴胡汤之“四大主证”。将“口苦、咽干、目眩”二三症称为“提纲证”。然《伤寒论》原文又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文,对于“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历代名家所注不一,见仁见智各具心得。
本案患者初诊时见有“胃脘部疼痛不适”即与“胸胁苦满”相类似,同时具有“心烦恶心欲呕,口苦口干”等主要症状,当属小柴胡汤证,故投以小柴胡汤加减而愈。至于后来查出“肝内胆管结石”,在和解疏利的同时施以利胆排石,当缓缓图功。
治疗白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