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逵教授肝胆肿瘤的治疗进展

时间:2017-2-14 3:45:43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主办的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BestofASCO?EventinChina)于6月23~26日召开。

会上,中国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就晚期肝细胞癌、胆管癌、肝外转移的治疗进展回答了丁香园的提问。

c-MET抑制剂用于晚期肝细胞癌

原癌基因c-MET是一种重要的基因,c-MET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路的过度活化和肿瘤细胞的存活、迁移、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兴起,c-MET通路以及c-MET抑制剂在晚期肿瘤中的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c-MET异常有3种情况

c-MET基因突变:c-MET通路的继发性活化是靶向药物继发性耐药的原因,如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与Tm突变、c-MET突变等有关。晚期肝癌患者发生率约5%。

c-MET基因扩增:肝癌患者发生率约5%~10%。

c-MET蛋白过表达:由于样本量的差异和地区差异导致肝癌患者发生率20%~40%不等,平均为30%。

针对c-MET通路的抑制剂有两类

大分子药物:针对c-MET受体本身和针对其配体HGF的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药物:大都是ATP的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阻断酪氨酸磷酸化发挥抑制c-MET激酶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大分子c-MET抑制剂的效果不显著,无论是胃癌,还是肺癌均没有取得显著进展。

现有的研究显示小分子TKI比单抗更具疗效:之前ASCO年会报道的小分子c-MET抑制剂Tivantinib在晚期肝癌的I~II期研究取得了阳性的结果、今年秦叔逵教授团队入选ASCO壁报的两项关于小分子c-MET抑制剂用于晚期肝细胞癌的研究同样在初期显示出优势。

选择更合适的c-MET抑制剂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疗效,秦叔逵教授说:今年我们的两项研究的小分子c-MET抑制剂均为「purec-MET抑制剂」——具有高度选择性,稳准狠,安全性良好、患者耐受性好。

肝癌肝外转移的治疗

肝癌肝外转移,常见于腹腔淋巴结尤其是肝门淋巴结转移,其次是肺部转移,还有骨转移、脑转移、皮肤转移等。

虽然肝外转移,但肝癌患者大多数不是因为肺转移导致的呼吸困难、骨转移导致疼痛或截瘫等肝外转移病灶恶化而死亡,而主要是因为肝内病灶播散、恶化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中国的介入专家认为,在系统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肝外转移的患者有必要对肝内病灶进行介入治疗。

肝癌肝外转移更加强调系统治疗。如果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允许,可以考虑对肝内病灶进行介入治疗或其他局部治疗,同时用系统全身治疗手段包括索拉非尼、化疗、免疫治疗等去控制肝外病灶。

总之,全身治疗+局部治疗,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做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yfzl/505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