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g!Biang!
突如其来一场倾盆大雨,浇灭了连日来的高温,但浇不灭我们IN俱乐部学员们的热情。8月份的消化科专场在本周二中午如期举行。值得欣喜的是,本次IN俱乐部不仅请来了孙旭主任和陈佳婕医生加入IN俱乐部的老牌项目大咖面对面和病例分享环节,更首次迎来了护理部的讲者——11病区黄燕护士长。他们分别为我们带来了急性胰腺炎的初期管理、蛋白丢失性肠病、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三个话题。
孙旭主任与黄燕护士长分别从临床和护理两个角度为我们系统性的阐述了消化科最常见疾病急性胰腺炎的指南更新和护理特点,给我们平时诊疗带来很多启迪。
孙旭主任基于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对目前急性胰腺炎初期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新出现的证据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急性胰腺炎的处理方法产生了质疑。现有证据支持: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早期经口饮食,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适用于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证据同样也支持,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期间即完成胆囊切除手术,对于酒精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简单的饮酒干预。证据还表明,对于预测有可能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于不伴有胆管炎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不推荐常规行ERCP治疗。
黄燕护士长则从护理角度出发,以一例成功抢救的重症胰腺炎为例,详细讲解了从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发热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药物应用、健康宣教等各方面的知识,非常全面地展示了11病区的优秀护理经验,也给其他病区护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陈佳婕医生为我们的学员分享了一例少见的蛋白丢失性肠病,深入浅出的阐述了蛋白丢失性肠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综合治疗,开阔了临床医生的眼界。肠道蛋白丢失的检验方法有粪便同位素标记蛋白测定、粪便α1-抗胰蛋白酶测定、99m锝标记人血清白蛋白核素显像。然而,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目前大多无法完成,给临床诊断带来不少困难。陈医生为我们介绍了高大上的胶囊内镜,为这例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检测手段,从而得到最终病因确诊——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另外孙旭主任还介绍了明年可能会引进的磁控胶囊内镜,并承诺给我们来到现场的IN俱乐部学员免费试用的机会。嘿嘿,没想到来IN俱乐部除了涨知识还能获得福利吧?没来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在暗自后悔呢~
小纸条
大家同样可以在网盘上自行下载课件,补上这精彩的一课哦:
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