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细胞癌免疫治疗新进展
这是一位中年男性,胆管细胞癌术后2年,年5月随访PET/CT:胆管癌综合治疗后,肝尾状叶转移可能,肝门部及后腹膜多发淋巴结(大者34*31mm)。于年5月起开始mGemox方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联合PD-1抑制剂治疗,6个周期后随访腹部磁共振(MRI)(年7月)示肝内未见活性病灶,肝门及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转移(最大19mm),整体评估PR(部分缓解),停用化疗,继续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目前随访持续缓解中。
年5月
年8月
这例患者,胆管癌术后复发,经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治疗6个周期后,就达到部分缓解,目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0月,可以说治疗效果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胆管癌的免疫治疗。
01
什么是胆管癌?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且具有较高恶性程度的肿瘤,其发生位置遍布于毛细胆管至胆总管,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手术是唯一能够治愈胆管癌的手段,但是研究表明只有约20%-35%的患者能够早期发现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因此,适合晚期胆管癌的新型治疗策略亟待发展更新。
02
胆管癌的免疫治疗有哪些?
针对晚期胆管癌的免疫治疗是目前多项临床研究正在探究的新型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和过继性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的调节器,是一类表达于肿瘤细胞和免疫效应细胞上的蛋白分子,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上调抑制性检查点分子配体的表达水平来逃避免疫系统对其灭活作用。PD-1/PD-L1抑制剂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年ASCO大会发表一篇摘要报道了纳武尤利单抗单药治疗难治性胆管癌的Ⅱ期试验,结果显示在45例患者中,10例(22%)达到部分缓解,17例(37.8%)达到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为60%,中位PFS为3.98月,中位OS为14.22月,6个月和12个月的OS率分别为71.4%和52.3%[1]。年ASCO线上会议中公布了一项PD-L1单抗Durvalumab±CTLA-4单抗tremelimumab联合GC一线治疗晚期胆管癌的耐受性,疗效和生物标志物的II期研究,治疗第1周期后,PD-L1高表达患者,其PFS有所改善,常见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9.5%)和瘙痒(55.4%),未出现不可预期的肝脏毒性[2]。此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胆道癌III期临床试验(KEYNOTE-)也正在进行中,目前我科室也正在参与该研究。
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体液免疫反应,阻止肿瘤的生长、浸润和复发,以致于清除或控制肿瘤。现有两种癌症相关的抗原应用于疫苗治疗,即Wilms肿瘤基因(Wilmstumorgene,WT1)抗原和黏蛋白-1(Mucin1,MUC1)[3]。在一项WT1疫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道癌和胰腺癌的临床试验中,纳入25名患者,其中8名胆道癌患者的中位OS是天,2个月的疾病控制率为89%[4]。LepistoAJ等人对12例原发肿瘤切除后的胰腺癌和胆道癌患者接种自体树突状细胞脉冲释放MUC1进行了一期/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耐受性良好,未见毒性反应[5]。
过继性免疫治疗(ACT)是通过复杂的离体培养和细胞工程方法,将体外大量扩增的具有抗肿瘤反应性的细胞回输到癌症患者体内的新型免疫疗法。目前ACT疗法分为两大类,非特异性细胞治疗:TI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等;特异性细胞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AR-T)及T淋巴细胞受体嵌合型T淋巴细胞(TCR-T)等。ShimizuK等人对ICC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手术加ATVAC辅助治疗(DC疫苗联合体外CD3活化T细胞)患者5年总生存率(n=36)为41.7%,中位OS为31.9个月,单纯手术患者5年OS为23.1%,中位OS为17.4个月[6]。
参考文献:
[1]KimRD,etal.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37,no.15_suppl(May20,)
[2]Do-YounOh,etal.JClinOncol38:(suppl;abstr)
[3]RimassaL,etal.JAutoimmun,;:17-26
[4]KaidaM,etal.JImmunother,,34(1):92-99
[5]LepistoAJ,etal.CancerTherapY,,6(B):-
[6]ShimizuK,etal.JHepatobiliaryPancreatSci,,19(2):-
撰写:王妍
审核:张岚
郑重说明
本文用于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学术交流及医学知识普及,不作为医疗建议。所有医疗相关事宜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