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中医部分第六单元肝胆系病证常

时间:2020-10-28 19:26:21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准备就绪

《密训讲义--考点绝杀》

《核心考点,节省大量时间,且通俗易懂》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来啦

第六单元中成药应用

GOODGOOGSTUDY

第六节

肝胆系病症常用中成药

一、逍遥丸

柴胡、白芍、茯苓、当归、炒白术、炙甘草、薄荷。

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止痛,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祛湿,益气和中,扶土抑木,以滋化源,为佐药;薄荷辛凉清轻,助柴胡疏肝散热,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肝脾并治,补疏共施,气血兼顾,共奏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之功。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l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感冒时不宜用。

2.胁痛属湿热毒瘀所致的肝胆病,如急、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症见口苦、发热,舌苔黄厚腻者不宜用。

3.胁隐痛属慢性肝病(如肝硬化)症见咽干口燥,烦躁易怒,劳累加重,舌红少津,慎用。肝肾阴虚,久而化火者不宜用。

4.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医院妇科就诊。

二、茵栀黄颗粒

茵陈(绵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金银花提取物。

方中茵陈味苦微寒,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治疗黄疸之要药,故为君药。栀子苦寒,清三焦火邪,除肝胆湿热而退黄,为臣药。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利胆退黄;金银花甘寒,清热凉血解毒,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寒湿所发黄疸,症见黄色晦暗,肢凉怕冷,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2.本品不宜用于肝衰竭的黄疸,梗阻性黄疸以及残留黄疸。

3.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黄疸应慎用。

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三、消炎利胆片

穿心莲、溪黄草、苦木。

方中溪黄草药性苦寒,能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穿心莲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消肿。苦木苦寒有小毒,能清热祛湿解毒。三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利胆之功。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6片[规格1、3]或3片:[规格2],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油腻厚味食物。

2.孕妇慎用。

3.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不属急性发作期慎用。

4.本品药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5.本品所含苦木有一定毒性,不宜过量、久服。

6.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感染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热、黄疸、上腹痛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请外科处理。

四、护肝片

柴胡、板蓝根、猪胆粉、茵陈、五味子、绿豆。

方中柴胡苦辛微寒,疏肝理气,解郁止痛。茵陈苦辛微寒,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板蓝根、猪胆粉、绿豆均能清热解毒,绿豆且可健脾和中。五味子健脾益气,护肝降酶。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消食之功。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本品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2.本品降酶时,一般疗程为一个月,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rr)]指标下降时,应注意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是否下降,并全面观察肝功能及相应体征是否好转,以免延误病情。

3.如果肝功能全面好转,需停用本药品时应递减剂量,不宜骤停,以免ALT反跳。

4.重症肝炎、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宜用。

5.服药期间应绝对戒酒。

第七节

肾系病症常用中成药

一、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生血,为君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养脾阴而补肾固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泽泻利湿泄热而降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健运,与泽泻共降肾浊;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性,三药称为“三泻”,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滋补肾阴之功。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口服。水丸一次5g,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脾虚、气滞、食少纳呆者慎用。

2.感冒者慎用。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之品。

二、金匮肾气丸

附子(炙)、桂枝、牛膝(去头)、地黄、山茱萸(酒炙)、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盐炙)、牡丹皮。

方中附子、桂枝温补肾阳,益火之源,两药相须,互增药力;牛膝苦、酸、平,补肝肾,利尿通淋。三药配伍温阳化气利水,为君药。地黄补血滋阴;山茱萸既温补肾阳,又益肝肾之阴;山药益气健脾补肾,培补肺气。三药肝脾肾三阴并补,可收阴生阳长之效,共为臣药。茯苓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助山药健脾;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清利下焦湿热,防熟地滋腻;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而凉血,制温药化燥。四药甘淡寒凉,与君药相反相成,而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口服。水蜜丸一次4~5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湿热壅盛,风水泛溢水肿者不宜用。

2.本品含附子,不可过服、久服。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宜低盐饮食。

三、知柏地黄丸

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药,滋阴补肾,益精填髓。臣以山茱萸、山药补肾固精,益气养阴,而助熟地黄滋补肾阴;知母甘寒质润,清虚热,滋肾阴;黄柏苦寒,泻虚火,坚真阴,配合熟地黄以滋阴降火。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清热;丹皮清泄肝肾,三药合用,使补中有泻,补而不腻。诸药配合,共奏滋阴降火之功。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气虚发热及实热者不宜用。

2.脾虚便溏、气滞中满者不宜用。

3.感冒者慎用。

4.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之品。

四、杞菊地黄丸

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方中熟地黄味甘微温,人心、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为补益肝肾精血之要药,重用为君药。臣以山茱萸补肾暖肝;山药味甘,归脾、肺、肾经,性平不燥,作用缓和,补脾益肾涩精,为平补气阴之要药,佐以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茯苓渗脾湿;泽泻泄肾浊;牡丹皮清肝火。诸药配合,共奏滋肾养肝之功。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兼有养阴平肝,滋水明目作用。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实火亢盛所致的头晕、耳鸣慎用。

2.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3.服药期间忌酸冷食物。

五、五苓散

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炒白术。

方中泽泻甘淡渗湿,人肾、膀胱经,功善利水渗湿消肿,重用为君药。茯苓、猪苓甘淡渗湿,健脾利湿,通利小便,增强君药利水渗湿之效,共为臣药。白术味苦性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肉桂味辛性热,补火助阳,温阳化气,以助膀胱气化,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之功。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湿热下注,气滞水停,风水泛溢所致水肿不宜用。

2.阴虚津液不足之口渴、小便不利者不宜用。

3.痰热犯肺,气喘咳嗽者不宜用。

4.湿热下注,伤食所致泄泻不宜用。

5.本品含温热及渗利药物,孕妇慎用。

6.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和煎炸类食物。

六、排石颗粒

连钱草、木通、石韦、滑石、苘麻子、盐车前子、徐长卿、忍冬藤、瞿麦、甘草。

连钱草苦辛微寒,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软坚排石;车前子寒凉清热,利尿通淋。两药合用清热利水,通淋排石,功效切中病机,故为君药。苘麻子清热解毒,利湿,合木通、石韦、瞿麦、滑石利尿通淋,增强君药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作用,共为臣药。徐长卿利尿通淋,解毒止痛;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水,通淋排石之效。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体虚者慎用。

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适当活动,忌油腻食物。

开始做题

咱们优秀

习题

1.逍遥丸中薄荷的作用是D

A.协助解表

B.条达肝气

C.清热解毒

D.清利头目

E.宣肺利咽

答案D

2.逍遥丸的组成中含有

A.苏叶

B.桔梗

C.防风

D.荆芥

E.茯苓答案E3.逍遥丸所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A.阴虚肝郁,横犯脾胃

B.肝血不足,疏泄失常

C.肝气郁滞,耗伤阴血

D.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E.营血虚滞,肝失疏泄

答案D

4.含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功效的药物是

A.地奥心血康胶囊

B.血栓通注射液

C.华佗再造丸

D.丹参注射液

E.安宫牛黄丸答案D

5.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作用的方剂是

A.橘皮竹茹汤

B.吴茱萸汤

C.左金丸

D.逍遥丸

E.丁香柿蒂汤

答案D

6.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的药物是

A.逍遥丸

B.茵栀黄颗粒

C.消炎利胆片

D.护肝片

E.知柏地黄丸答案D

7.下列不属六味地黄丸的主治证候的是

A.腰膝酸软,盗汗遗精

B.耳鸣耳聋,头目眩晕

C.脑中热痛,面色如醉

D.骨蒸潮热,手足心热

E.牙齿动摇,口燥咽干

答案C

8.六味地黄丸针对肾阴虚的补泻药对是

A.山萸肉与丹皮

B.山药与泽泻

C.熟地黄与泽泻

D.丹皮与茯苓

E.山药与茯苓

答案C9.金匮肾气丸不适宜下列何症

A.小便频数

B.小便清长

C.小便量多

D.小便涩痛

E.小便不利

答案D

10.金匮肾气丸的君药是

A.附子、桂枝、牛膝

B.地黄、山茱萸、山药

C.茯苓、泽泻、车前子

D.牡丹皮、茯苓、泽泻

E.附子、桂枝、地黄答案A

11.五苓散中肉桂的作用是

A.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

B.温中阳而祛虚寒

C.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D.温阳化气,以助膀胱气化

E.温通血脉,行滞消瘀

答案D

12.杞菊地黄丸中属平补气阴之要药的是

A.枸杞子

B.菊花

C.山药

D.山茱萸

E.泽泻答案C

13.五苓散的功效是

A.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B.清热利水,通淋排石

C.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D.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E.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答案A

14.排石颗粒的功效是

A.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B.清热利水,通淋排石

C.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D.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E.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答案B15.消渴丸的功效是

A.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B.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C.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D.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E.舒筋活络,散风止痛

答案B

更多内容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dgyzs/10233.html
热点排行
胆结石饮食如何调理

关于胆结石这个疾病我们都有些了解,当然有多又少,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胆结石饮食如何调理

关于胆结石这个疾病我们都有些了解,当然有多又少,它是一种常见……【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胆结石饮食如何调理

关于胆结石这个疾病我们都有些了解,当然有多又少,它是一种常见……【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