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327538.html
今天来说一说自身免疫性肝病最后一篇,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以炎症、管腔闭塞以及肝内或肝外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淤胆性肝病,进展十分缓慢,最终演变为终末期肝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郁积病,它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以及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关,多见于年轻男性。临床以右上腹疼痛、黄疸及吸收不良为主要症状,病情严重时还会伴有发热和乏力的症状,所以需要尽快治疗,以免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如何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对于PSC的诊断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PSC的诊断主要包括三方面:1、典型胆汁淤积的生化表现;2、胆管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胆管成像、内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或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显示多灶性狭窄和节段性扩张等PSC特征性表现;3、除外可引起硬化性胆管炎的继发因素,包括长期胆管梗阻、感染、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总之,当患者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均符合PSC,但胆管造影正常时,可诊断为小胆管PSC。●如何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除肝移植外,目前尚无针对PSC的特效治疗方法,现有的治疗主要针对PSC的并发症,如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胆管炎、黄疸、胆管癌、肝功能衰竭等。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UDCA),但研究显示其虽然可以改善血清肝功能检测指标,但无法改善症状,更不能改善PSC的预后。大剂量应用时(28-30mg/kg/d)还可增加死亡和肝移植的风险。肝移植是目前治疗PSC最有效的方法,也是PSC终末阶段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皮肤瘙痒等可迅速缓解。肝移植后PSC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83~88%,但仍有20~25%的患者术后5~10年内复发。由于移植肝源有限、费用昂贵,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患者在治疗时可用中医辨证论治,这样不仅能够对症治疗,而且可以改善症状、减轻肝脏损伤、减轻肝纤维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证型:
1、湿热蕴结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主证身目发黄,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胁胀痛,身痒,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则:清热除湿,疏肝利胆。
2、胆郁脾虚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主证身目发黄时间较长,右胁胀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腹胀,搔痒,舌淡苔黄,脉弦。中医治疗胆郁脾虚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疏肝利胆,补气化瘀为主。选用柴胡、茵陈、黄芩、白芍等中药。
3、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黄疸晦暗不泽,痞满食少,神疲畏寒,倦怠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濡细或沉迟。治疗以健脾补肾、利胆化瘀为主,中医方药:茵陈、附子、干姜、白术、党参、巴戟等。
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应尽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拖延至肝硬化甚至肝硬化晚期,药物治疗效果就非常差。END
推荐阅读转氨酶升高需要治疗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篇)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