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胆囊功能异常,约25%的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其发病基础是胆囊管或胆总管梗阻。根据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分为结石性胆囊炎与非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与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即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占所有胆囊病变的2%~10%。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而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多见于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4.黄色肉芽肿样胆囊炎少见,系由胆汁脂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致炎性反应而成。
中医验方;
方药组成:乌梅9克,片姜黄9克,茵陈15克,鸡内金9克,佛手9克,枳实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服用1~2周后,炎症可缓解,症状减轻。此方对肝胆泥沙样结石患者,有满意疗效。
本方为经验方,主药为姜黄、乌梅。姜黄味辛苦,性温,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善治各种疼痛;乌梅味酸,可生津、驱虫、安胃止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药均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方中辅以茵陈、鸡内金、佛手、枳实,对慢性胆囊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