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

时间:2016-12-20 3:58:56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在病程早期,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主要根据生物化学、免疫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诊断。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因此以下内容我们逐条进行介绍。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

pbc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胆管炎,主要影响中等大小的肝内胆管,特别是肝内小叶间胆管,其流行率/10万,女性易患(超过90%),绝大多数患者在10~30年内都进展至肝硬化,往往在疾病晚期才得以确诊。熊去氧胆酸(udca)可减轻胆汁淤积引起的肝损伤,延缓疾病进展

胆汁淤积性肝功能改变、抗线粒体抗体(ama)滴度1:40以及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三者具备时,可作出“确定性”pbc的诊断,而具备其中任何两项者则为“可能性”诊断。尚不清楚能否单凭高滴度的ama就足以诊断pbc。

2.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断

aih的流行率约为/10万左右,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常导致严重的肝炎表现,并可快速进展至肝硬化。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界面性肝炎伴或不伴小叶性肝炎或中央-汇管区桥接样坏死以及存在自身抗体是主要的诊断依据。但这些并不足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如药物性肝炎、病毒感染等,因为这些疾病也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因此,确定性aih的诊断需排除这些情况。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诊断

psc是一种进展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率约为/10万。与aih和pbc不同,psc主要影响男性,70%(40%~98%)的患者伴有炎症性肠病。psc是进展性疾病,可导致肝内、肝外大胆管的破坏,引起胆汁淤积、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发生胆管癌的危险性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资料显示大剂量熊去氧胆酸可延缓部分患者病情的进展。psc的诊断主要依赖独特的胆管影像学改变,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受累。但是,影像学不能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而且,psc病例中有5%仅影响小的肝内胆管。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hbyx/3889.html
热点排行
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

放心医苑网健康导读: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这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胆结石疾……【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

放心医苑网健康导读: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这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

放心医苑网健康导读: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这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