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是母乳的错

时间:2018-5-15 9:00:11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医院订阅哦!母乳性黄疸是母乳的错?

90%健康、足月、充足母乳喂养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在相对安全范围内(15mg/dl)。

前22天健康、足月、充足母乳喂养儿的总胆红素水平

综合整理了文献、研讨会讲义内容和论坛妈妈帖,与大家分享一些母乳性黄疸的相关内容:[1]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机制[2]要不要先停3天母乳观察?[3]给妈妈们的建议常说的母乳性黄疸开始于新生儿晚期,通常在第6-14天左右达到峰值,持续3-4周左右后自然消退。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机制关于发生母乳性黄疸的生理机制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下面简单归纳了一些研究结论。

母乳中3α-20β孕二醇抑制肝酶

部分女性的乳汁中含有孕酮的代谢物3-α-20-β孕二醇。这种物质抑制了UGT(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和胆红素排泄。由于3-α-20-β孕二醇抑制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增加血液中胆红素水平。JClinInvst.;43(11):-.

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后续研究的一致支持,研究了10例母乳性黄疸,乳汁中没发现这类物质。

ArchDisChild;56:-乳汁中β-GD活性高增加肠肝循环

这个说法普遍接受度更高。肠道中的β-GD(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还原了结合胆红素,重吸收未结合胆红素。这种重吸收机制叫做肠肝循环。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增加肠肝循环。

Lanct.Mar22;1():-6.

乳汁中脂肪酶活性高

乳汁中脂肪酶活性高,增加游离脂肪酸水平,抑制肝脏的UGT催化作用,减少结合胆红素的合成和排泄。

两组母乳中脂肪和蛋白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主要差异在于黄疸组母乳的脂肪酶活性高。

PdiatricRsarch()14,–

乳汁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高

母乳中上皮生长因子水平高,抑制肠蠕动,增加母乳喂养儿肠道重吸收。

与对照相比,黄疸组妈妈乳汁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更高(P=0.02)

PdiatrRs.Aug;66(2):-21

宝宝UGT1A1基因表达多态性criglr-najjar综合征I型、criglr-najjar综合征II型、Gilbrt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就是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功能障碍,或缺乏或部分缺乏或活性低于常人。

而研究发现UGT1A1基因G71R突变常发生于Gilbrt综合征患者中,Muruo等人研究也发现52%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属于UGT1A1*6基因纯合子突变型,降低UGT活性,他们血清胆红素水平高达21.8±3.65mg/dL,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P0.)

Muruotal.JPdiatr.July;(1):36–41

JPdiatr.Jul;(1):10-1.

只有在其他病理性因素存在时,母乳性黄疸才有可能发展成核黄疸。

先停3天母乳观察?

在上一篇微资讯中我们有讨论过新生儿黄疸了要不要停3天母乳,根据丁国芳教授课上所提到的的观点是将停3天母乳作为判断黄疸类型不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扩展阅读:新生儿黄疸了就要停母乳吗?

医院出于不同考量也有不同的诊治方法:

医院选择不停3天母乳来排查黄疸原因,会先安排肝胆B超,血常规等一系列检查来排查红细胞增多症、ABO或Rh溶血、肠梗阻等其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黄疸,这种方法益于母乳喂养,增加宝宝操作性检查可能带来的不适。医院会直接选择停3天母乳观察是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还是其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黄疸。这种方法可能影响妈妈泌乳。如果医生选择这种排查方式,母亲可吸乳哺喂缓解乳胀,维持泌乳,将母乳冷藏储存等恢复母乳喂养后继续喂给宝宝。对于母乳性黄疸,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密切观察胆红素水平:TSB(血清胆红素水平)μmol/L(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TSBμmol/L(15mg/dl)时可以暂停母乳3d,改人工喂养;TSBμmol/L(20mg/dl)时则加用光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52(10):-.

母乳性黄疸的婴儿若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其他并发症,则不影响常规预防接种。

看到国外专家有提出TSB20mg/dl时开始干预治疗,国内治疗方法相对而言更保守,究其原因,小编认为可能还要归结于国情上,国内医师与病患的比例大家都懂,没有足够的人手对家长进行疾病基础宣教和电话随访,如果规定到20mg/dl时来就诊,很可能耽误干预时机。

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胆大心细是关键,胆大是指孩子没有其他疾病下坚持母乳喂养,心细是指观察孩子皮肤黄染情况,医院例行复查。

给妈妈们的参考建议

成功的母乳喂养是预防关键,降低母乳性黄疸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

母乳中双叉双歧杆菌水平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反比,研究结果提示益生元可能促肠动力增加和肠道健康菌群的建立,促进排便,预防高胆红素血症。

JPGNMar56(3);

生后尽早吸吮和初乳摄入,增加哺乳频率,8-12次/24hr,保证母乳摄入量,早期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母乳摄入量呈负相关(可预防母乳喂养性黄疸);

纯母乳喂养建立以双歧杆菌为优势菌群的肠道环境,尽快排出胎便;

避免不必要的水,摄入水分增加肠肝循环,增加胆红素重吸收;

体重偏低,吸吮力差,可吸乳瓶喂;大咖金句:母乳性黄疸不是疾病,也不是一个综合征,是母乳喂养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生理性黄疸的延续。GartnrJournalofPrinatology版权声明美德乐母乳微资讯为美德乐为宣传母乳喂养而整理制作的原创资讯。有志于母乳喂养推广的同道如需转载,请联系。文章转载时请在醒目处标明来源出处和。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美德乐母乳微资讯美德乐母乳微资讯母乳新闻母乳新文学术新知ixun喜欢点赞,欢迎多多留言讨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hbyx/8242.html
热点排行
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

放心医苑网健康导读: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这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胆结石疾……【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

放心医苑网健康导读: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这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

放心医苑网健康导读:药物也会导致胆结石,这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