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故事传承活水文化
生命活水
■熊日晖胡之军/文熊日晖/图
超声介入是在超声影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具有灵敏度高、实时显示、准确引导、无X线辐射、可实现床旁操作及费用低廉等优点,随诊微创外科理念的深入及超声设备的发展,介入性超声已经在肝胆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期,医院肝胆胰外一科应用超声介入技术成功救治10余例危重患者,典型病例汇报如下:
●典型病例
李婆婆81岁
今年81岁的李婆婆,因“上腹痛伴眼黄、尿黄、寒战、发热20余天”由外院转入。入院后呈高热、嗜睡状态,总胆红素高达umol/L,并伴有少尿、肾功能不全。经检查,“胆囊增大,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经过科室讨论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伴急性重症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手术中引流的脓性胆汁
患者命悬一线,予输注血小板及冷沉淀后急诊床边超声引导下经皮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患者意识逐渐好转,术后第二天肝肾功能明显好转并开始进食流食,转危为安。
●典型病例
段大爷72岁
今年72岁的段大爷,因“上腹痛伴眼黄、尿黄、寒战、发热4天”由外院转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1、胆总管结石并急性重症胆管炎梗阻性黄疸2次胆道术后;2、脾大伴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3、血吸虫性肝硬化。
由于重症感染血小板仅16x10^9/L,胆红素高达..2umol/L,且患有肝硬化,穿刺难度及穿刺风险大,急诊行超声引导下PTCD,术后血小板回升至正常水平,待感染控制、肝功能好转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已痊愈出院。
●典型病例
刘某62岁
62岁的刘某,因“摔伤致右侧胸部、腹部、左侧颜面部疼痛5天”由外院转入,入院后经经检查后诊断:肝重度挫裂伤胆道损伤、腹腔积液、胆漏胆汁性腹膜炎。
陈伟力副主任医师医疗团队经讨论后决定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期间医疗团队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目标引流区域,经4次穿刺置管引流,现经复查腹腔内积液已成功完全引流,促进了肝创面的愈合,拔除全部引流管后痊愈出院,避免了创伤巨大的开腹手术。
近2月来,在院领导支持下,在科室主任刘合春带领下,该科还成功为5例高龄危重合并有其他疾病不耐受手术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D),并为8例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实施PTCD减黄治疗(目标胆管直径最细仅4mm),明显提高了根治性手术安全性。
肝胆胰外一科熊日晖主治医师和超声科周世云主治医师均曾在国内大型医疗中心进修超声介入技术。现我科联合超声科、内镜中心、介入科、医学影像中心,充分发挥多学科诊疗优势,可成熟开展CT或超声引导下PTCD、PTGD、肝囊肿穿刺固化治疗、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急性重症胰腺炎胰周脓肿及胰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鼻胆管引流、胆道支架置入、肝癌微波消融术,为肝胆胰疾病的微创化、损伤控制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标志这我科肝胆胰疾病的微创化治疗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健康小贴士
急性重症胆管炎是指胆管严重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感染,病人除了有右上腹痛、畏寒发热、黄疸症状外,还伴有休克及精神症状(Reynold五联征)。本疾病是胆道良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常伴有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常见诱因
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肝脓肿、胆道肿瘤等。
如何治疗
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首要的治疗是把脓性胆汁尽早引流出来,常用的方法有超声引导下经皮胆道穿刺引流(PTCD)和经内镜下鼻胆管置入术(ENBD),同时联合使用抗生素及全身对症支持治疗。
如何预防
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病人应该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如有必要需尽早手术,平时应清淡低脂饮食,少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油煎蛋等),限制含胆固醇食物(如鱼籽、蛋黄、动物内脏、鸡翅等),切忌暴饮暴食。
咨询电话
(熊日晖主治医师)
近期
要闻
熊功友:只争朝夕为了生命活水的美好蓝图
表彰+推进:7S精益化管理持之以恒
医院、医学影像科被命名年度九江市青年文明号
慢性疼痛防治新进展万里行江西首站在我院举行
技术编辑:王悦
责任编辑:段琳
审核:曹牡华
服务号
“预约、挂号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的初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