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刚过半百的俞女士即将进行一场小手术,复杂的心情让她一直盯着手机。“我还是给儿子打个电话吧。”俞女士说完随机拨通了远在四川读大学的儿子的电话。没说两句话,俞女士的泪水不禁流了下来。这泪水并不是害怕,更多的是对病愈后能告别疼痛的期待。她知道,一小时后,伴随了她十几年的胆囊结石将随着胆囊的切除而远离,再也不用忍受腹部绞痛时的无助。
与俞女士一样,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胆石症患者,因治疗需求选择切除胆囊。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群中胆结石的发病率高达7~10%。虽然胆石症可发生在胆囊里,也可发生于胆管中,还可发生在肝内,但以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最为多见,前者更是占胆石症的80%以上。
如此常见的疾病,我们该如何认识、预防、判断和治疗?医院肝胆外科彭宝岗教授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答。
胆石从何而来?有多可怕?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不吃早餐容易得胆石病,真的是这样吗?彭教授表示,胆石病可分为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两者发病机制是不一样的。
胆囊结石,是胆囊里成分的改变引起的胆固醇沉积而形成的结石,其结石的成分以胆固醇为主,一般与饮食习惯(例如长期高脂、高热量饮食,不按时进餐使胆汁在胆囊内贮存时间过长)、肝硬化等疾病及女性妊娠有关。因此,不吃早餐是引发胆囊结石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肝内胆管结石却不一定与进餐有关,其往往与胆道感染和胆道畸形有关系。胆道感染后,比如出现细菌感染或胆道蛔虫,就会形成以胆红素为核心的结石。
和令人闻之色变的肝胆肿瘤相比,胆石症似乎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疾病,但部分胆结石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可能会酿成肿瘤!彭教授指出,胆囊结石容易引发胆囊炎,而反复发作的炎症可能会导致胆囊肿瘤的形成;肝内胆管结石会造成胆道梗阻,甚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长期的胆道炎症不仅容易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而且会发生癌变,最终形成肝内胆管癌,由于胆管和肝脏连在一起,还会造成肝脓肿。
彭教授表示,如果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炎、胆管结石的患者早期不加以重视,直到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才就医,会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他特别指出:“即使患者认为炎症没有表现出来,但其实病理过程还在,只是症状没那么典型。长期的结石和炎症会阻塞胆管,反复发作可能导致细胞变异,最后会形成胆道肿瘤。”
如何及时发现与治疗胆石症?
彭教授指出,“胆囊结石患者有时候会感到右上腹隐痛(疼痛感)放射到右肩臂,这种属于症状型结石,而没有炎症或者症状不明显的属于静止型结石。”他认为检测胆囊结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超声波,B超可以发现95%以上的胆囊结石和炎症。
“至于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就比较复杂,结石堵塞胆管引起的右上腹绞痛,会放射到腰背部,同时伴有寒颤和发烧,可能会出现黄疸,甚至休克。”彭教授表示,“检测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段就是CT,因为通过CT可以了解石头所在的部位,哪个肝叶哪个肝段,对治疗有比较好的指导意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一旦发现胆结石,是否都必须要做手术处理掉?彭教授表示,对于无症状的、静止性的胆囊结石,可以暂不手术,每年做一次B超,密切观察。但以下情况的胆囊结石就必须手术治疗:1、直径大于2.5厘米的结石;2、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3、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慢性胆囊炎);4、结石掉落胆总管引起胆总管堵塞;5、儿童胆囊结石;6、胆囊壁钙化或者瓷性胆囊。
至于肝内胆管结石,彭教授认为,“边缘性的,比较小的,CT检查提示没有引起主要肝管梗阻的结石,可以暂时观察。但CT提示结石导致肝管梗阻、甚至引起肝脏萎缩的,则必须手术治疗。
彭教授告诉记者,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腹腔镜、ERCP和开腹手术三种。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开展得最多的手术方式,如果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则先行ERCP(十二指肠镜下操作)取出胆管结石,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于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保胆取石”的做法(光取出结石,不切除胆囊),彭教授认为,这种做法很受争议,因为存在很大的复发风险,所以不推荐“保胆取石”的手术方法。
如果是肝内胆管结石,一般须要行开腹手术,对病变肝脏进行切除。“切除病灶,取净结石,纠正狭窄,通畅引流”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需要遵循的16字方针。
针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排石汤”是否有效的疑问,彭教授回应道:“部分消炎利胆药属于中成药,促进胆汁分泌,有一定作用。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加以甄别再购买服用。”
治疗后要根据不同病因防止复发,如果胆囊已经被切除了,就不存在胆囊结石复发问题,而肝内胆管结石需要定期观察,注意是否有胆道蛔虫和引流是否通畅。
加强锻炼、对“三高”食品说不
至于胆石症的预防,彭教授建议,首先要少吃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糖量高的水果也要限量,以免引起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其次饮食要规律,不吃早餐和饮食不规律者,胆囊不能及时排空,容易使胆汁浓缩和胆固醇沉积,久之易形成结石。长期节食减肥,过度饥饿易得胆结石也是这个道理。饮食均衡也很重要,蔬菜中膳食纤维不利于胆结石的形成,且蔬菜含糖量比水果少。
粮食中的B族维生素也有防结石的作用,因此不能不吃主食。过分吃素也容易得胆结石,因为蛋白质和脂类摄入不足,胆汁中缺乏能够抑制结石形成的酶和磷脂等物质,胆固醇和胆色素也容易沉积形成结石。所以说饮食要均衡,不要偏食。除了饮食外,彭教授提示要适当运动,久坐少运动的人肠胃蠕动功能减弱,不但会影响胆囊的排空,还容易发胖,引起血胆固醇升高,尤其是到了更年期的妇女,容易发胖,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久坐。还有不要盲目使用一些雌激素产品和避孕药物等。
专家介绍:彭宝岗,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治: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门部胆管癌、中下段胆管癌等肝胆道良恶性肿瘤、肝血管瘤、胰腺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胆道损伤和狭窄、门脉高压症和脾脏疾病的外科治疗,对肝胆胰脾复杂病、疑难病、肝胆道再次手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秋光.长寿生活》年总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