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得的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14/6100102.html
xxxx
案例一、74岁老年女性患者,主诉“腹胀一年余,加重一月”外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胃体黏膜浅隆起,慢性胃炎,HP阴性。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血沉20.0mm/h,肿瘤标志物、生化指标均正常。14C呼气试验:阴性。超声内镜检查,如下:
白光内镜:胃体大弯偏后壁皱襞上见一纵行结节状浅隆起,表面充血。超声内镜见起源于黏膜层的低回声肿块,以黏膜肌层(第二层)为主,部分累及黏膜下层,考虑早期胃MALT淋巴瘤(T1N0M0),超声内镜引导下多点深挖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胃体)HE及IHC结果显示粘膜间质中见成片的小B细胞浸润,伴淋巴上皮病变和淋巴滤泡植入,符合黏膜相关性B细胞性淋巴瘤。进一步证实超声内镜诊断。
xxxx
案例二、56岁男性患者,主诉“上腹痛1周”。查肝功能:总胆红素56.2μmol/L,直接胆红素34.4μmol/L,ALTU/L;MRCP提示胆总管轻度扩张,胆管炎可能。超声内镜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伴胆管炎,后行ERCP手术证实。
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不同于普通胃肠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在内镜下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同时,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获得胃肠道层次结构和组织学特征以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目前超声内镜检查(EUS)技术已发展30余年,加之活检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超声内镜分哪几种?
内镜下超声扫描分为超声微探头(小超)和超声内镜(大超)两大类。大超又包括环扫和纵轴两类。
超声微探头
环扫和纵轴超声内镜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超声内镜?
1)确定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起源与性质
2)判断消化系肿瘤的TNM分期及侵犯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3)胰胆、十二指肠壶腹部疾病如肿瘤、结石等
4)纵隔病变的诊断
5)不明原因消化道管壁及毗邻肿块(包括胰腺、肝脏、左侧肾上腺、淋巴结,等)需要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明确病理的情况
6)各种需要超声内镜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的疾病,如缓解疼痛的神经丛阻滞术、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晚期肿瘤的局部药物注射或放化疗粒子植入等
做超声内镜前如何准备?
超声内镜检查术前准备同胃肠镜的检查差不多
1、被做者需空腹4~6小时以上,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一般不做无痛麻醉。
2、医生向患者讲清检查目的、必要性、相关风险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术前签写知情同意书。
3、用药:术前15~30min口服祛泡剂;行上消化道检查者需要含服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及润滑。行下消化道检查者需做肠道准备。
4、超声内镜检查时通常患者体位同普通内镜检查体位。
目前我科消化内镜中心拥有独立的超声内镜诊疗操作间2个,从年开始已广泛开展超声内镜临床诊疗工作,尤其是近3年来,我科每年常规开展纵轴超声内镜检查和治疗手术量超过例次,开展超声内镜下穿刺和介入治疗,包括: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晚期肿瘤注射治疗、假性囊肿穿刺引流、胰腺囊肿穿刺引流等,相关成果曾在全国消化内镜或消化病学术年会上发言、壁报交流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End
张健锋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和超声内镜学组委员,南通市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南通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通大附院首届“俊才计划”培养对象,附院第一、二届“十佳临床新技术之星”。
年5-8月曾在意大利国家肿瘤研究中心短期研修消化内镜技术,在我院率先开展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晚期肿瘤注射治疗、假性囊肿和胰腺囊肿穿刺引流、消化道肿瘤分期评估等技术,相关成果在国家级会议上发言推广。主持和参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项科研项目1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11项,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期刊8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诊治,尤其是超声内镜诊断与介入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①超声内镜诊断与介入治疗;②ERCP;③消化道息肉切除等。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文案
张健锋管程齐
审稿
龚瑜顾弘
责任编辑
陆翠华龚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