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胆结石

时间:2021-3-11 6:43:01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第一篇:患者教育:胆石症(基础篇)

什么是胆囊?它是藏在肝脏下方的一个小的梨形器官(图1),

可以储存胆汁,后者是有助于机体分解脂肪的液体。

什么是胆石?胆石是胆囊内形成的小石块。胆石可以是小型微粒,也可以与整个胆囊一样大,其长度可达6英寸。

正常情况下,两餐间期的胆囊内会充满胆汁。随后进食高脂食物时,胆囊会将胆汁全部排入肠道。但有时胆石会堵塞胆囊,阻碍胆汁排出。其他时候,胆石仅会刺激胆囊。若胆石排挤至胆囊外,可能会阻碍肝脏或胰腺排出分泌物。

胆石症有何症状?胆石大多不引起症状,但也可能导致:

●腹痛–常位于右侧胸廓下缘,或中上腹

●背痛或右肩痛

●恶心呕吐

无症状的胆石症可能不需要治疗。但若开始出现症状,则应接受治疗。这些症状可能时隐时现,但常会逐渐加重。

胆石症严重吗?通常并不严重。胆石症有时可导致严重问题,包括:

●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变黄

●胆囊感染

●胆囊撕裂,这可导致死亡

●胰腺炎;胰腺是可产生激素和某些参与食物分解的液体的人体器官

有无针对胆石症的检查?有。医生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来判断有无胆石症。超声是利用声波来成像胆囊,属于无痛性检查。

即使检查结果显示胆石症,也并不意味会产生症状。医生可能需要其他检查来判断结石与症状有无关联。

如何治疗胆石症?胆石症患者一般有3种治疗选择:

●不治疗–无症状性患者最好不治疗,可以出现症状后再考虑治疗。

●手术切除胆囊和结石–在美国,胆囊手术是常规操作。但需要麻醉,因此存在一定风险。该手术并不会明显影响消化功能。但术后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轻度症状,包括排水样便、排气异常或腹胀感。这些症状一般会渐渐好转。摘除胆囊后,便无需担心胆石会复发。

●保胆排石–该方法是服用药物来溶解胆石。医生偶尔会利用仪器来碎石和清石。药物只对某些结石有效,而且即便有效,也需要治疗数月至数年,治疗后结石还可能复发。

如何知道该选择哪种治疗?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取决于:

●结石大小

●有无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对治疗选择有何感觉

请询问医护人员各种治疗的影响,随后与他们共同确定最适治疗。

自己能做些什么来防止(更多)胆石症吗?能。请努力保持健康体重,超重人群更有可能发生胆石症。

若计划快速减肥,即使从未有过胆石症,也请咨询医护人员如何预防胆石症。体重迅速下降(例如,通过减肥手术)可导致胆石症,但医护人员可使用药物加以预防。

第二篇:患者教育:胆囊切除术(基础篇)

什么是胆囊?胆囊是肝脏下方的一个梨形小器官(图1),

负责储存胆汁(由肝脏产生、帮助消化脂肪的一种液体),并在进食脂肪后将胆汁经胆管排入小肠,帮助消化。

什么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胆囊。

切除胆囊主要有2种方式:

●腹腔镜手术–即使用腹腔镜(一种末端带光源和微型摄像头的细长导管)观察身体内部。医生会做数个小切口,经此插入腹腔镜等工具进行手术。美国的胆囊切除术大多经腹腔镜进行,但在因胆囊和胆管的感染或瘢痕而无法安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开腹手术。

●开腹手术–需在腹部做足够大的切口。

何时需接受胆囊切除术?最常见是为了治疗胆石症,即胆囊内形成小石块,可堵塞胆汁流经的管道,导致炎症、疼痛等症状。

本文将讨论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该术还可用于治疗胆囊癌,但切除范围一般不限于胆囊。

胆囊切除术前需做哪些准备?手术前:

●医生会安排肝功检查。

●还会安排超声检查(即利用声波对身体内部成像),来判断有无胆石、胆管有无扩大或堵塞。

●如果胆石堵塞了胆管,可能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英文缩写ERCP),即将内镜(末端带有微型摄像头和光源)经咽部、胃部到达小肠内胆管开口处,然后将能在X线中显影的染料经此注入通向胆囊、肝脏和胰腺的导管,并拍摄X线片,以便观察染料流向。有时还可用内镜取出胆石,或扩宽胆管开口以便小胆石通过。

●可经静脉输注抗生素以降低术中和术后感染的风险。

胆囊切除术有何作用?该手术治疗胆石症的主要作用在于消除症状。

胆囊切除术有何风险?手术风险较低,包括:

●胆囊附近的其他胆管损伤

●胆汁渗漏

●出血

●肠道损伤

●感染

●胆管内遗留胆石(需术后经ERCP取出)

有时,胆囊切除后仍有腹痛。

恢复情况如何?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者的恢复情况略有差异。

●腹腔镜手术后可能当天即可出院,但也可能需要住院过夜。虽然腹部切口较小,但内部操作与开腹手术相同。患者需休息至少1周,在此期间不得提举重物、运动和游泳。

●开腹手术者可能需住院1-2日,应尽早开始下床行走,并按照护士推荐进行呼吸锻炼。回家后可进行大部分日常活动,但在数周内不得提举重物、运动和游泳。

恢复期间使用麻醉镇痛药可能会引起便秘,可用粪便软化剂来预防。

若术后数周出现下列症状,请就诊:

●发热或寒战

●手术切口周围发红或肿胀

●恶心或呕吐

●较重的腹痛或腹绞痛

●腹胀感(充气似的)

●皮肤或双眼变黄

●尿液颜色极深

该手术会影响消化功能吗?无明显影响。但约半数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腹泻、胀气或腹胀感等轻度症状,一般会好转。

第三篇:成人胆石病概述

Author:

SalamFZakko,MD,FACP,AGAF

SectionEditor:

SanjivChopra,MD,MACP

DeputyEditor:

ShilpaGrover,MD,MPH,AGAF

译审:

金实,教授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07.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04-22.

引言—胆石较常见,尤其是在西方人群中[1-4]。美国约有6%的男性和9%的女性存在胆石[3]。胆石病患者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出现胆绞痛或胆石病的并发症

本专题将总结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和胆绞痛患者胆石的评估。胆石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胆石病的并发症,以及妊娠患者胆石病的治疗详见其他专题。(参见“胆石症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防”和“胆石的治疗”和“妊娠期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关于‘胆石’一节和“急性胆管炎”和“胆总管结石: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术语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指胆囊内存在结石。胆囊内存在结石,如未引发症状,则不认为是一种疾病。

胆石病—胆石病是指引发症状的胆石。(参见下文‘临床表现’)

无并发症胆石病—无并发症胆石病是指没有胆石相关并发症的胆绞痛。(参见下文‘胆绞痛’和‘并发症’)

并发症性胆石病—并发症性胆石病是指胆石相关并发症,包括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性胰腺炎、胆石性肠梗阻和Mirizzi综合征。(参见下文‘并发症’)

临床表现

无症状性(偶然发现的)胆石—胆石患者大多无症状,这些患者的胆石是在腹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大部分偶然发现胆石的患者会继续无症状,而出现症状的患者通常诉胆绞痛。极少数情况下,先前无症状的患者因胆石病的并发症而就诊,而不是首先出现胆绞痛发作。(参见下文‘自然史和病程’和‘并发症’)

有症状的胆石

胆绞痛—胆绞痛的经典描述为右上腹、上腹正中或(较少见)胸骨后剧烈钝痛,可能放射至背部,尤其是右肩胛骨[5,6]。疼痛常伴出汗、恶心及呕吐。虽被称为“胆绞痛”,但其疼痛通常是持续性而非绞痛性。

不同患者的胆绞痛通常具有各自的模式和时间特征。进食油腻食物是胆囊收缩的常见触发因素,许多患者诉餐后疼痛。然而,胆绞痛与餐食的相关性并不普遍,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疼痛在夜间发作[7,8]。活动时疼痛不加重,蹲踞、排便或排气也不会使其缓解[9]。疼痛通常持续至少30分钟,在1小时内达到稳定,然后开始消退,整个发作过程通常持续不到6小时[5]。胆绞痛通常是由于激素或神经刺激引起胆囊收缩,迫使胆石(或可能是胆泥)堵住胆囊出口或胆囊管开口,导致胆囊内压力升高,随后引起疼痛。随着胆囊逐渐松弛,胆石往往从胆囊管落回胆囊,疼痛就慢慢减退。

并发症胆石病引发胆绞痛的患者通常无病容,且无发热或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结果(全血细胞计数、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正常。疼痛往往不严重,不足以使患者到急诊科就诊。如果患者在疼痛发作期间就诊,腹部检查通常是阴性的。胆绞痛为内脏痛,因为胆囊没有发炎,所以没有腹膜体征。不过,也可能遇到患者有自主性肌卫,这取决于疼痛程度。

胆绞痛反复发作的频率多变,从几小时到几年不等,但多数患者并非每天都有症状[9]。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其症状很可能会复发,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10,11]。一项说明性研究纳入例胆石患者,有胆绞痛史的患者中有70%在2年内症状复发[10]。(参见下文‘自然史和病程’)

非典型症状—报道显示,胆石患者也会出现除胆绞痛之外的症状,但其预测胆石病的价值较低。在很多病例中,这些症状与胆绞痛共存,但不一定与胆石有关[12-14]。胆石患者的非典型症状包括:

●嗳气

●餐后饱胀感/早饱

●反流

●腹部膨隆/腹胀感

●上腹或胸骨后烧灼感

●恶心或呕吐

●胸痛

●非特异性腹痛

对于有非典型症状但无胆绞痛的患者,即使影像学证实存在胆石,仍应评估有无其他疾病。(参见“胆石的治疗”,关于‘非典型症状和胆石’一节)

并发症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胆石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急性胆囊炎是一种与胆囊炎症相关的右上腹痛、发热及白细胞增多的综合征,通常与胆石病有关。(参见“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

慢性胆囊炎是指组织病理学显示胆囊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慢性胆囊炎的存在与症状之间并无必然关联,因为存在广泛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症状,且无证据表明慢性胆囊炎会增加患者未来发病的风险。(参见“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关于‘慢性胆囊炎’一节)

胆总管结石伴或不伴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是指胆总管内存在胆石。急性胆管炎是一种以发热、黄疸和腹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胆道梗阻的情况下感染所致。(参见“胆总管结石: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和“急性胆管炎”)

胆石性胰腺炎—胆石经胆道排出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其机制包括:阻塞胰管;或者阻塞壶腹部,导致胆汁反流入胰管。当胆石暂时性堵塞壶腹部时,患者表现为急性胰腺炎,肝生化指标(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转氨酶)可升高。(参见“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关于‘胆石性胰腺炎’一节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关于‘胆石’一节)

其他罕见的并发症—其他罕见的胆石并发症包括胆囊癌、胆石性肠梗阻和Mirizzi综合征(胆石嵌顿在胆囊管,导致胆总管或肝管受压)。(参见“Mirizzi综合征”和“胆石性肠梗阻”和“胆囊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诊断”,关于‘胆石症’一节)

实验室检查—不论是在无症状期还是在疼痛发作期,无并发症胆石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应正常。血液检查异常(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指标升高或胰酶升高)提示发生胆石病的并发症。(参见上文‘并发症’和“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和“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评估无并发症胆石病

一般方法—胆绞痛患者如果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及脂肪酶)均正常,应怀疑为无并发症胆石病。此类患者应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胆囊结石或胆泥。评估时通常先行经腹超声,因其是检测胆囊结石最敏感的方法。

如果患者症状不符合典型的胆绞痛表现,应评估患者症状的非胆源性病因。在有消化不良或其他不典型症状的患者中,胆石有时与症状有关。但应谨慎得出这种关联,因为消化不良患者同时存在的胆石可能无症状且消化不良的其他原因更常见。腹痛及消化不良患者的一般评估方法详见其他专题。(参见“成人腹痛的评估”和“成人腹痛的病因”和“成人消化不良的概述”)

多数无并发症胆石病患者的经腹超声证实有胆石。对于有典型胆绞痛但超声没有发现胆石的患者,我们通常在几周后复查经腹超声以发现漏诊的胆石。复查时应特别注意结石容易被忽略的胆囊部位[15]。(参见下文‘经腹超声’)

经腹超声复查结果阴性的患者采取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进一步评估,如果结果仍为阴性,采用胆汁显微镜检查以检测胆泥或微结石(图片1和图片2)。不过,腹部超声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是否进一步评估应取决于患者意愿、镇静及内镜检查相关的不良结局风险,以及内镜专业技术条件。(参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概述(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关于‘禁忌证’一节和‘超声内镜’和‘胆汁显微镜检查’)

腹部X线摄影和腹部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检测胆石的敏感性不及超声。仅10%的胆石含有足够的钙质使其能充分不透光,从而在X线平片上显现(影像1)。因为很多胆石与胆汁密度相等,CT可能漏诊胆石。CT发现胆石的敏感性为55%-80%[16,17]。

经腹超声—一般认为经腹超声是检测胆石最为有用的方法,因其无创、应用普遍、价格相对低廉,且不会使患者受到电离辐射。

●技术–经腹超声检查前患者应至少禁食8小时,因为当胆石在扩张胆囊中被胆汁包围时,显像最为清晰。必须以轴位和矢状位两个方位检查整个胆囊。应尽力检查胆囊出口(Hartmann囊),此处的胆石可能难以检测。必须沿胆囊颈进入肝门的路径仔细检查,以排除该区域的结石。如果胆囊折叠(Phrygian帽),应检查胆囊底部的冗余部分。

●影像学表现–超声检查时,胆石表现为强回声灶,可产生声影(影像2),并出现重力依赖性[18,19]。超声查见的碎石则是多个小结石,呈强回声,产生声影。胆泥呈强回声,但不会产生声影(影像3),也更黏稠,不会像碎石那样迅速移动至胆囊的重力依赖区[20,21]。超声查见的胆泥是微结石(含胆固醇单水结晶、胆红素颗粒及黏液糖蛋白凝胶的成石胆汁)[22,23]。

如果胆囊充满结石,或者含有许多胆石的胆囊挛缩,可能获得假阴性结果(影像4)。这种情况下,超声检查结果可能与部分塌陷的十二指肠球部内气体、气肿性胆囊炎、瓷胆囊或肝动脉瘤钙化混淆。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与胆石相似,但不产生声影(影像2)。(参见“胆囊息肉和胆固醇沉着病”)

●检查特性–一项系统评价估计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84%(95%CI76%-99%),特异性为99%(95%CI97%-%)[24]。极少数情况下,含有胆石的胆囊瘢痕化和挛缩可导致胆囊腔不显影,其特异性为96%,但这也应考虑胆囊癌的可能性。

现代超声检查设备能够检测到直径小至1.5-2mm的胆石[25]。更小的胆石则可能漏诊,检测直径小于3mm的胆石敏感性降至50%-60%[26-28]。非常小的结石(直径为1或2mm)更是如此,这种小结石数量很多时在经腹超声上经常表现为一个大的胆石。经腹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也取决于操作者。

复查经腹超声可增加检测胆石的敏感性,尤其是胆石直径小于3mm时。(参见“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和“成人消化不良的概述”和“成人功能性胆囊疾病”)

超声内镜—EUS可识别腹部超声漏诊的小结石。EUS还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其可用于排除消化性溃疡病等其他疾病。行EUS检查时,内镜前端的超声传感器紧贴胃窦,此部位紧邻胆囊。这使得胆囊显像不受肠内气体、皮下组织及肝脏的干扰。因此,EUS检测胆石的敏感性高于经腹超声,尤其是患者肥胖或有其他解剖问题限制经腹超声胆囊显像时[29,30]。(参见下文‘对特定患者进行的其他检查’)

数项研究表明,EUS对检测小胆石和微结石很有用[29-32]。一项研究纳入45例临床怀疑胆石病但至少2次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其中26例患者(58%)经EUS证实存在胆石病。EUS检测胆石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86%[29]。另一项纳入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研究显示,EUS发现在其他标准影像学检查(包括经腹超声)结果阴性的18例患者中,14例有胆囊小结石(1-9mm)[30]。随后进行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胆囊切除术证实这14例患者均存在结石。

胆汁显微镜检查

●收集胆汁的技术–胆汁显微镜检查旨在检出胆固醇微结晶或非晶形胆红素盐颗粒,作为胆汁中存在微结石的间接证据(图片1和图片2)[33,34]。胆汁显微镜检查方法尚未标准化,极少数医疗中心具备实施胆汁显微镜检查的专业技术。

结晶是在胆汁浓缩的胆囊中形成,因而应收集胆囊胆汁而非肝胆汁进行分析[35-37]。我们在EUS时内镜下收集胆汁标本,刺激胆囊后从十二指肠壶腹部抽吸胆汁。

胆囊收缩素类似物辛卡利特(0.03μg/kg)静脉输注45分钟[38]。将内镜前端置于壶腹旁,抽吸胆汁。通常在开始输注辛卡利特5分钟内,胆汁流动便开始加速。胆汁流动的前5-10分钟内,颜色通常较浅,代表的是未浓缩的胆总管胆汁和肝胆汁。胆囊胆汁颜色更深,要几分钟之后才开始流动。我们采用的是市售胆汁收集导管,前端为蘑菇形,将导管穿过内镜的工作通道与外部抽吸器相连。一旦深色的胆囊胆汁抽吸到收集器中,即清空收集器中的浅色胆汁,并开始收集深色胆汁标本。收集10-20mL胆汁(30-45分钟)后,停止输注辛卡利特并结束操作。

将收集到的深色胆汁标本放在37℃条件下孵育24小时,然后在G(即,相对离心力)离心30分钟[39]。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混入试管底部残余的液体中。取一滴该液体置于载玻片上,使用偏光显微镜检测,偏振滤光片有利于鉴定胆固醇结晶,其表现为双折射性(结晶在偏光显微镜暗背景下发光)。如果见到胆固醇结晶(图片1)或非晶形(图片2)红砖色胆红素盐颗粒,则检测结果视为阳性。

EUS期间收集胆汁是最简单且最实用的方法,相比单纯EUS,这种做法还可提高检测胆石的敏感性[29,31]。胆囊胆汁也可通过下列方式收集:在超声或透视引导下直接经皮胆囊穿刺;以及在ERCP期间可通过选择性胆囊插管收集胆汁,或在缓慢静脉输注辛卡利特刺激胆囊收缩后,从胆总管抽吸胆汁。(参见上文‘超声内镜’)

●检查特性–胆汁显微镜检查识别胆石患者的总体敏感性为65%-90%[32,36,40-42]。不同报告中疑似胆石但经腹超声阴性患者中最终发现有微结石的患者比例差异较大。一项系统评价发现,7%-79%的特发性胰腺炎患者、83%不明原因的胆型疼痛患者,以及25%-60%胆道和胰腺括约肌功能改变的患者有微结晶[43]。

对特定患者进行的其他检查

●口服法胆囊造影–口服法胆囊造影可诊断胆石,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经腹超声所取代[24,44]。口服法胆囊造影偶尔用于不能进行高质量超声检查的患者(如肥胖患者),以及用于评估考虑对胆石采取药物溶石治疗的患者。(参见“胆石症的非手术治疗”)

●胆道闪烁显像(HIDA扫描)–胆道闪烁显像[99mTc-肝脏-亚氨基二乙酸(heapto-iminodiaceticacid,HIDA)扫描]不用于诊断胆石,但有助于排除急性胆绞痛患者的急性胆囊炎。(参见“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关于‘胆道闪烁显像(HIDA扫描)’一节)

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病–消化性溃疡病或消化不良患者的疼痛仅限于上腹部。患者可能存在腹胀感、腹部饱胀、烧心或恶心。(参见“消化性溃疡病:临床表现与诊断”,关于‘消化不良’一节)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特征为胆囊炎症相关的右上腹痛、发热及白细胞增多,通常与胆石病有关。胆绞痛患者的疼痛定位明确,且体格检查时未见墨菲征阳性。急性胆囊炎的经腹超声表现包括胆囊壁增厚或水肿以及“超声墨菲征”阳性,而无并发症胆石病患者无这些表现。(参见“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关于‘诊断’一节)

●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能有典型的胆绞痛,但疼痛通常比无并发症胆石病引起的疼痛持续时间更长。无并发症胆石病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正常,但在胆道梗阻早期血清转氨酶通常会升高。如果胆石并未排出,肝功能检测结果可能呈胆汁淤积型,即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与转氨酶的升高不成比例。急性胆管炎患者也可能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低血压或神志改变。经腹超声可能显示胆总管内存在结石或胆总管扩张。(参见“胆总管结石: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患者可能出现胆绞痛,但与无并发症胆石病患者不同的是,SOD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和/或胆总管扩张。(参见“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

●功能性胆囊病–功能性胆囊病是一项排除诊断。功能性胆囊病患者存在胆绞痛,但腹部影像学检查未见胆石、胆泥或微结石。功能性胆囊病详见其他专题。(参见“成人功能性胆囊疾病”)

自然史和病程—大部分胆石患者无症状,且终生如此。在偶然发现的(无症状性)胆石患者中,15%-25%的患者在随访10-15年后出现症状[45-49]。而出现症状的患者初始诉有胆绞痛,而非胆石病并发症(如胆囊炎、胰腺炎和胆总管结石)相关的症状。

大型人群研究的数据表明,一旦无并发症胆石病引起胆道疼痛,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每年为2%-3%。一旦出现并发症,则其他(往往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约为每年30%[10,46-48,50,51]。(参见上文‘并发症’)

无症状性胆石患者似乎比有症状的胆石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低。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对例无症状性胆石患者和例胆石引起轻度症状的患者进行了最长达25年的随访[11]。结果显示,6%的无症状性胆石患者(7/)发生严重并发症。经5年、10年、15年及20年随访后,无症状性胆石患者严重并发症的累积发生率均低于有轻度症状的胆石患者(分别为4%vs5%、5%vs12%、10%vs15%及16%vs18%)。

微结石(胆泥)可引起胆绞痛,并导致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52-57]。微结石还可能进展为肉眼可见的胆石。(参见上文‘并发症’)

学会指南链接—部分国家及地区的学会指南和政府指南的链接参见其他专题。(参见“Societyguidelinelinks:Cholecystitisandothergallbladderdisorders”和“Societyguidelinelinks:Gallstones”)

患者教育—UpToDate提供两种类型的患者教育资料:“基础篇”和“高级篇”。基础篇通俗易懂,相当于5-6年级阅读水平(美国),可以解答关于某种疾病患者可能想了解的4-5个关键问题;基础篇更适合想了解疾病概况且喜欢阅读简短易读资料的患者。高级篇篇幅较长,内容更深入详尽;相当于10-12年级阅读水平(美国),适合想深入了解并且能接受一些医学术语的患者。

以下是与此专题相关的患者教育资料。我们建议您以打印或电子邮件的方式给予患者。(您也可以通过检索“患者教育”和关键词找到更多相关专题内容。)

●基础篇(参见“患者教育:胆石症(基础篇)”和“患者教育:胆囊切除术(基础篇)”)

●高级篇(参见“Patienteducation:Gallstones(BeyondtheBasics)”)

总结与推荐

●大部分胆石患者无症状,且终生如此。在偶然发现的(无症状性)胆石患者中,15%-25%的患者在随访10-15年后出现症状。(参见上文‘无症状性(偶然发现的)胆石’和‘自然史和病程’)

●有症状的无并发症胆石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胆绞痛,且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胆绞痛是持续性剧烈钝痛,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上腹正中,可能放射至背部,尤其是右肩胛骨。疼痛常伴出汗、恶心及呕吐。(参见上文‘胆绞痛’)

●报道显示,胆石患者也可出现除胆绞痛之外的症状,但其预测胆石病的价值较低。非典型症状包括嗳气、餐后饱胀/早饱、反流、腹部膨隆/腹胀感、上腹部/胸骨后烧灼感、恶心或呕吐、胸痛及非特异性腹痛。(参见上文‘非典型症状’)

●胆石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梗阻(伴或不伴急性胆管炎),以及胆石性胰腺炎。罕见并发症包括胆石性肠梗阻、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参见上文‘并发症’)

●胆绞痛患者如果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及脂肪酶)均正常,应怀疑为无并发症胆石病。此类患者应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胆囊结石或胆泥。评估时通常先行经腹超声,因其是检测胆囊结石最敏感的方法。超声检查时,胆石呈强回声灶,产生声影,并出现重力依赖性。(参见上文‘评估无并发症胆石病’)

●对于有典型胆绞痛但超声没有发现胆石的患者,我们通常在几周后复查经腹超声以发现漏诊的胆石。如果经腹超声复查结果阴性,是否采用超声内镜(EUS)和胆汁显微镜检查(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发现胆泥或微结石,取决于患者意愿、内镜专业技术条件,以及镇静及内镜检查相关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参见上文‘一般方法’)

●无症状性胆石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似乎低于有症状的胆石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则其他(往往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约为每年30%(参见上文‘自然史和病程’)。

OverviewofgallstonediseaseinadultsOverviewofgallstonediseaseinadults

ViewinChinese

Author:SalamFZakko,MD,FACP,AGAF

SectionEditor:SanjivChopra,MD,MACP

DeputyEditor:ShilpaGrover,MD,MPH,AGAF

Literaturereviewcurrentthrough:Jul.

Thistopiclastupdated:Apr22,.

INTRODUCTION—Gallstonesa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xgyy/10902.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排行
胆结石的饮食预防措施

1、多喝水,不憋尿  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胆结石的饮食预防措施

1、多喝水,不憋尿  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胆结石的饮食预防措施

1、多喝水,不憋尿  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