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调畅情绪,也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

时间:2021-12-31 16:52:47 来源: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在养生方面,很多人经常在寻找什么灵丹妙药或者养生技巧,整天注意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很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情志致病。

当人的情志不畅,经常处于焦虑忧愁、恼怒、忧思、压力过大、精神紧绷的状态,会使得大脑的皮层处在过度的兴奋或者抑制的状态,日久就会导致体内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诱发胃肠疾病。

中医有很多概念,讲的就是这些方面,比如忧思伤脾、肝脾不调、肝气犯胃,其实套用现代医学的讲法就是就是情绪精神因素对胃肠的影响。

从中医的理论来讲,肝主疏泄,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脾胃胃肠疾病的发生,常见的症状包括胃痛、恶心反胃、胃部痞满、反酸、消化不良、大便不畅。很多胃肠相关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溃疡,疾病的诱因方面,情绪的刺激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在这些疾病的养生调养方面,除了要注意饮食,一定要重视精神方面的调摄,一旦出现上述的疾病,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向上,开朗的心态,中医治疗方法里面有疏肝和胃、疏肝理气、调和肝脾等方法,目的都有促进肝气的疏泄,改善人的情绪,最终促进脾胃疾病的恢复的意思。

常用的方药,比如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这些方药都是疏肝健脾胃,理气和胃为主,都有比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肚子咕咕叫,还老放屁,大便不成形,怎么回事,中医有好方法?肝胆湿热:口干口苦,脾胃虚寒:拉肚子,湿热与虚寒同存在,咋办小小麦冬不得了,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效果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wm.com/xgyy/1223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