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这神奇的~
肝门部占位——梗阻性黄疸超声诊断安医二附院超声科吴军
基本病史
患者中年男性,系结肠癌术后3年,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伴有右上腹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拟“梗阻性黄疸”收住。
诊疗相关
梗阻可发生在胆汁排出通道的任何部位,以胰头和肝外胆管最为常见。常见原因有胆道结石,胆管、壶腹部及胰头部、钩突占位性病变或炎症性狭窄;少见原因有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胆管周围肿物或肿大淋巴结压迫,创伤或医源性阻塞性黄疸等。
超声报告
肝右前叶(S5段)内探及一大小14*13mm的低回声灶,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周边似见低回声晕,局部肝包膜稍隆起。肝内胆管走行正常,管腔扩张。肝门部回声杂乱,疑似见一大小20*21mm的混合性回声灶,边界不清,此处门静脉起始段受压,管径约2mm,内血流呈花色,流速63cm/s。包块包绕胆总管上段,上段管腔内见絮状低回声灶,边界不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胆囊液性暗区,壁增厚粗糙,囊内充满絮状杂乱回声,胆囊颈部见长径8mm的强回声团伴声影。
提示:肝内可疑低回声灶请结合增强CT检查
肝门部占位伴肝内胆管扩张可能(包绕胆总管上段)
门静脉起始段受压、流速增快
胆囊壁增厚胆囊沉积物胆囊结石
腹盆部CTA影像结果:
系“结肠癌术后”:横结肠局部见金属吻合影,呈术后改变:肝门部软组织密度影,包绕相应区胆管、血管,并肝门部胆管截断、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主干受压变窄,考虑肝门部多发转移淋巴结可能,胆管细胞癌并肝门部转移待排,建议MRI检查;
提示: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局部充盈欠佳,请结合超声除外栓子形成;
肝右叶边缘及右侧膈肌明显增厚,建议MRI排除转移;
胆囊壁增厚强化,考虑胆囊壁受累待排;
阻塞性黄疸超声诊断分析:
一般情况下,梗阻水平面以上胆道系统表现扩张:
a:肝门部梗阻表现为左右肝管扩张,且不能会合,胆囊肿大;
b:胆总管上段梗阻表现为左右肝管扩张但能会合,胆囊肿大;若同时伴主胰管扩张,则要考虑梗阻水平面位于壶腹部或十二指肠乳头。
c:有时在胆囊水平面以下梗阻而胆囊不肿大或缩小,其原因可能是结石、炎症或癌肿引起的胆囊管闭塞、胆囊萎缩或实变,本例属此种情况。
点赞是一种态度~
吴军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长按向我转账
点赞是一种态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