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微创外科收治了一名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患者。该患者高龄,经ERCP完整取出原胆道塑料支架及结石,放置外引流,解除了由胆总管结石、急性胆道梗阻引起的腹痛、发热、黄疸症状。历时35min顺利完成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大大减低了患者痛苦,压缩了住院天数。
3次心梗、4枚冠脉支架
心功能极差的聂大爷突发急性胆管炎
出生于天津,今年78岁的聂大爷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PCI术后等病史,于多年前分别发作3次心梗,置入4枚冠脉支架,一直以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10个月前,聂大爷开始间断发作胆管炎,由于基础病史较多,患者以及家人都倾向保守治疗,然而在观察过程中,聂大爷逐渐出现了间断的腹痛、高热、黄疸等症状。患者家属带着老先生四处求医,医院都表示聂老高龄高危,手术风险极高,建议保守治疗。看着聂大爷的病情逐渐加重,身体每况愈下,1月前,家属抱医院微创外科,寻求王震宇主任的帮助。
ERBD后支架梗阻胆管炎再次来袭
王震宇等医师经过周密考虑并与家属协商后,为聂老实施性风险较低的ERCP胆道塑料支架(ERBD)植入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聂大爷腹痛、黄疸症状很快缓解,术后4天便顺利出院。本次入院,考虑支架被胆道结石堵塞,造成胆道梗阻,经术前检查及王震宇治疗组及全科主任的讨论,考虑保守治疗或更换支架治疗不能完全解除梗阻,治标未治本,要彻底治愈,就要实施ERCP取石术,但聂大爷多次发作心梗、心功能不全、口服抗凝药史、左室射血分数43%,ERCP治疗的风险和并发出现几率都非常高,王震宇治疗团队和家属充分沟通,详细向家属交代了治疗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并将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做了完善的准备,使患者家属焦虑的心渐渐平复下来,转为对治疗的理解支持。
ERCP取石术35分钟即见效
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王震宇专家团队经过队仔细研究病情,充分的术前准备,于12月7日为聂老成功实施了ERCP取支架术+取石术+ENBD术,最后顺利取出多块大小约1厘米的结石。考虑到患者出血风险,王震宇主任于EST乳头开口处预防性的打个止血夹。患者从术前准备至结束手术、患者苏醒,仅持续了35分钟。术后聂大爷恢复得非常好,聂大爷及其家属都表示手术效果超过预期,非常满意,并对微创外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深表感激。
治疗过程
小贴士:建议ERCP患者术后如果有不适症状,应联系自己的主管医生,及时就诊。如果没有不适症状,一般术后1至3个月复查1次,如果没有发现问题,6个月后再复查1次,如果还没有问题,可以每年复查1次。
王震宇
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医学博士,现任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赴日本医院消化内医院基本外科进修,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主要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外科和腹部微创外科(腹腔镜和消化内镜)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将各种腹腔镜、内镜微创技术相结合,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专业特长。擅长微创(腹腔镜、内镜)治疗肝胆胰疾病(胆石症、胰腺炎、肿瘤等)、胃食管结合部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贲门失迟缓)、胃肠疾病及腹壁疝等。超声内镜诊断和治疗肝胆胰及消化道管壁肿物。
曾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外科学组副组长,天津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泛亚)消化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理事,中国消化内镜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等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