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VTE)已经成为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会危及病人生命。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普外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0%—30.0%,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为0.2%—0.9%。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增加,VTE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外科医师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此处收录的临床证据,阐述了低分子肝素在肝胆外科血栓防治方面的应用,以供大家参考(正文内容较为简洁,如有兴趣可查阅附录中的文献目录):
1、LMWH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的胰腺供血及微循环,减少出血风险,改善预后1,2,3。
同时,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也明确指出,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这类病人,治疗上可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
2、门静脉血栓形成(PVT):
(1)指南5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维K拮抗剂治疗急性PVT,更有国外研究6证明LMWH在肝硬化病人中预防PVT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PVT是腹部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在部分肝切除术,或是腹腔镜脾切除术以及门静脉高压脾切断流术后,都有LMWH在这些病人应用的相关报道。结果显示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的使用能显著降低PVT的发生率,并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7-11
3.围手术期的抗凝应用:
(1)国外ACCP最新的抗栓指南(第九版),建议对于腹部-盆腔手术伴VTE高风险的患者(Caprini评分≥5)给予低分子肝素(Grade1B)抗凝。12
(2)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既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又可以防止血液因高凝状态而发生血栓、支架狭窄等事件。13
(3)国外文献记载,大型的肝胆胰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半肝以上切除术与尾状叶切除术、肝外胆管切除术和肝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化学药物预防(依诺肝素钠)对于此类手术是安全有效的。14
(4)安全性高:如儿童肝移植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HIT的发生率。15
4.微创手术出现的气腹可以造成血流量减少,手术结束时的气腹的减少又增加了内脏的灌注,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素及其类似物除了抗凝血剂和抗血栓形成活性以外,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肝素可以通过调节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酶和补体成分的活性,与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分子相互作用等机制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钠,与粘附分子P-选择素结合并抑制嗜中性细胞和内皮的相互作用,从而限制再灌注损伤。16
参考文献:
1.DUJD,ZhengX,etal.Effectsofintensiveinsulintherapy贵州白癜风有治疗白癜风的偏方吗